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聲明:本文是天天論文網從知網下載的最新文章,并非網站所代寫論文,網站對于客戶信息都是嚴格保密的,鑒于篇幅問題,本文并無顯示真實作者,如果覺得侵權,請于網站聯系刪除。天天論文網專注代寫論文,包括各個專業代寫畢業論文,代寫碩士論文以及代寫代發職稱論文服務,對于代寫MBA論文有獨到的見解,寫手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強,可以大批量完成MBA論文代寫任務,代寫論文速度快,質量高,歡迎聯系約稿。
[摘要]在案例教學法推行多年之后,如何提高MBA 案例教學的適用性成為理論爭論的要點。本研究全面剖析了國內高校MBA案例教學實踐在教學環境、教學主客體、課程設置和案例質量等方面與案例教學內在需要的不適用問題。借鑒西方國家案例教學的成功經驗,從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案例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生源質量等方面提出了促進我國案例教學適用性與有效性的建議。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適用性;有效性;MBA
一、引言自本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管理類課程的教學以來,這一教學法已成為西方國家以MBA 為代表的專業學位教育中最為普遍使用的方法。20世紀90年代以來,案例教學法也逐步被廣泛運用到我國MBA專業學位的培養與教學中。從我國多年人才培養實踐來看,MBA案例教學仍存在許多不足,如案例質量不高、本土化案例比重偏低[1],師生角色不適應、教師案例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等等[2-3],無法真正發揮案例教學的效果以促進MBA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促進案例教學法在MBA 教育中更加有效地實施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研究案例教學的適用性則是促進案例教學有效實施的前提。從狹義上看,案例教學法的適用性是指某門課程適合使用案例教學的程度[4]。按照知識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轉移來劃分,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案例教學通過提供一個真實的管理情境能夠促進隱性知識(即難以言傳的、只能通過實踐和體會來獲得的知識[5])的共享和轉換,故不同課程中隱性知識的比例決定了該課程案例教學的適用性。從廣義上看,案例教學法的適用性不僅涉及不同課程隱性知識教學的比重,也意味著案例本身的質量與針對性、師生水平和實施案例教學的環境、體制機制等的相互協調。
總體來說,關于案例教學法的適用性,理論界并沒有統一的認識。本文將在梳理相關理論爭論的基礎上,探討MBA 教育中案例教學適用性的內涵與內在要求,剖析我國MBA 教育中案例教學適用性現狀,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探討促進案例教學適用性的思路與對策。 二、有關案例教學法適用性的理論爭論世界各國MBA教育大致存在三種教學模式,即以案例教學為主的模式、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模式。實施第一種模式的代表性學校有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加拿大毅偉商學院,這些學院認為管理是一種專業能力,提倡以案例教學為主,案例教學在課程設置中超過了80%;實施第二種模式的代表性學校有卡內基梅隆大學、芝加哥大學,這些學校認為管理是一種科學,應以純理論教學為主,僅僅將案例教學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在這兩大極端之間,絕大部分的大學商學院既注重案例教學,又注重理論教學。
與這三種教學模式相對應的是對案例教學持不同態度的三種典型觀點,并在理論界形成較有影響的爭論(見表1)。
表1 有關案例教學法的爭論三種代表性觀點代表性院校及學者主要觀點贊成以案例教學為主哈佛大學商學院、加拿大毅偉商學院等管理是一種專業能力,案例教學是實現MBA 教育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決策能力“職業經理人”目標的最有效途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對各國專家的廣泛調查表明,案例教學法能有效促進知識的傳授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是綜合效果最強的教學法。
Blumenthal J. (1991)、Thompson(2001)、Hammond (1976)、Doran(2011)、王玉東(2004)、徐亞純(2009)、傅永剛(2009)、趙向陽(2011)[6-13]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教學相長,培養出的理論型學術人才脫離社會實際需求;案例教學能引導學生思考、爭辯、決策以解決案例中的特定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并通過聯系實際重新發現書本理論,符合社會實際的需要。
贊成以理論教學為主卡內基梅隆大學、芝加哥大學等;Shugan(2006)[14]、黃磊(2004)[15]管理是一種科學,應以純理論教學為主,案例教學強調分析特定問題,易導致學生忽視學術研究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教學可使學生掌握分析一般問題的規律和方法,以解決不同情況下的具體實際問題。
兩者并重曾曉春等(1998)[16]、張巍等(1999)[17]傳統教學重在傳授理論知識,但忽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案例教學是講授基礎知識的延伸與應用,有助于培養學員的分析和獨立思考能力,兩者并用方能培養出現代化的高級管理人才;MBA 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教學,編寫高質量的本土案例,并輔以其他理論教學,是我國MBA 教育的發展方向。
總體來說,目前推崇在MBA 教育中運用案例教學是主流觀點。我國MBA 教育向來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學者們主張使用案例教學是在保留傳統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案例教__學的引入,大多主張將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從MBA 課堂教學實踐來看,核心課程使用案例教學的比重在進一步提高,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認同,但案例教學的成效與滿意度并非顯著,要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無疑需要深入剖析當前我國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結合我國MBA教育實踐提高案例教學的適用性。
三、我國MBA案例教學不適用性問題 我國MBA 教育始于1990年代初,經歷了一個較快的發展過程。據統計,至2012年我國開設MBA 課程的學校已達到236所,聯考報考人數達106862人,錄取人數為28391人,錄取率為26.7%。
我國MBA 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下文通過對相關高校學員的問卷調查,并依據相關文獻與統計資料,具體剖析當前案例教學不適用性的原因及各種表現,以期對我國MBA案例教學實施現狀有深入認識。
(一)相關高校的問卷調查分析本文選擇某省幾所代表性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在被調查高校各選擇一、二年級部分MBA學員進行問卷,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問卷148份,有效問卷1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6%,回收問卷的信息統計如下。
1.對案例教學重要性的認知78.0%的學員認為案例教學的“作用非常大”,19.8%的認為“作用一般”。其中,案例教學對知識掌握的作用,46.2%認為“非常大”,51.6%認為“比較大”;案例教學對能力提升的作用,35.2%認為“非常大”,58.2%認為“比較大”,6.6%認為“很小”。關于“案例教學的最大收獲”,64.8%認為是“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5.4%認為是“提高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的能力”,6.6%認為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可見,在MBA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得到了學員比較充分的認同。
2.對案例教學適用性的認知關于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58.2%學員贊成以案例教學為主,37.4%贊成兩者并重。關于課程中案例教學的比重,過半學員認為30-60%最合適,同時認為案例討論的成績占總成績比重應為20-50% 之間,但調查發現,50.5%學員認為目前MBA 課程設置中案例教學程度偏少,49.5%認為還可以。可見,MBA教育中案例教學比重還有待提高。
關于學員案例討論的參與程度與成效,62.6%學員認為由于準備不充分,19.8%認為由于不喜歡當眾發言、害怕說錯或不感興趣等原因,參與案例討論的程度較低,且沒有獲得相應的收獲。MBA學員多為在職員工,有限的課外學習時間嚴重影響了案例教學的實施,另外,在我國應試教育背景下成長的學生課堂參與度低也對案例教學效果的發揮產生一定影響。
關于案例教學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回答認為“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和“案例脫離現實管理實際”各占31.9%,排在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觀念受傳統教學模式束縛”,占22.0%;再次是“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不足”和“教學設施落后”,所占比重最低。
3.對提高案例教學適用性與有效性的認知針對上述不適用性問題,學員對案例教學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78.0%偏向“學生討論,老師給思路”,13.2%偏向“學生討論,老師給答案”,8.8%偏向“老師直接講解”或其他形式。
對于提問方式,“強制思考,自愿回答”占57.1%,“強制思考,抽查式提問”占26.4%,其他方式占16.5%。對于積極參與課堂的條件,首先是“課堂氛圍良好”(50.5%),其次是“感興趣”(25.3%),再次是“有準備”(19.8%),“有獎勵”和“有懲罰”幾乎對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沒有影響。對“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57.1%認為是“老師所提供的案例對知識點的針對性很強”,27.5%認為是“老師在學生思考時給予方向性的引導”,“老師給學生分析案例__的時間合適”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透徹與課前準備充分”各占7.7%。
針對“目前MBA 案例教學最迫切需要改進之處”這一開放性問題,一半以上(56.4%)學員認為目前MBA案例教學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案例與實際脫節、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可見案例的不適用已成為影響MBA 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問題。除此之外,學員們就案例本身的改進、案例教學比重的設置、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與參與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由于本次調查問卷的對象主要是學員,而對于各高校與之相關的教學環境、體制、設施等問題涉及較少,下面結合現有的相關文獻對我國MBA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更廣泛地討論與總結。
(二)案例教學不適用性的一般分析目前我國MBA 案例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基本上可歸納為教學環境的不適用、教學主客體對案例教學的不適用、課程設置和案例質量的不適用等三個方面。
1.傳統的教學環境對MBA 案例教學內在需要的不適用一是傳統教學模式對新型教學課堂的不適用。案例教學課堂要求老師由主角變為教學過程的傾聽者、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由被動接收者變為主動思考、積極討論、分析探討問題解決方法的主動參與者。而我國傳統的“填鴨式”應試教育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老師學生很難適應這種新型的開放式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案例教學效果的發揮。
二是考核機制不完善,師生積極性不高。
科研成果是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聘的重要指標,案例研發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不計入研究成果,因此,教師對如何提高案例教學水平缺乏動力,致使我國MBA 案例教學水平裹足不前。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MBA 院校對學生成績的考核以考試成績為主,學生對課堂上的案例教學缺乏重視,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也有待提高。
三是基礎設施短缺,影響案例教學效果的發揮。課堂發言和討論是MBA 案例教學最主要的活力源泉,所需基礎設施,如馬蹄形教室、移動白板、多媒體設備、學生銘牌等。我國MBA教育發展歷史短,案例教學設施投入相對較少,大多是在方形教室、黑板、粉筆、打印材料等傳統教學設施的基礎上開展案例教學,也影響了案例教學效果的發揮。
四是營銷意識不強,案例教學資金匱乏。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歐美國家商學院校屬于私立學校,本質上具有企業的性質,強烈的融資意識使得其擁有上億美元的捐贈資金和其他收入。而我國絕大部分商學院校為公立性質,計劃性較強,缺乏融資能力,資金的短缺嚴重限制了案例的研發、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基礎設施的配備。
2.教學主客體對MBA案例教學的不適用一是師資力量薄弱。MBA 案例教學的特色在于通過討論和分析案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掌控的能力。
我國MBA 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大多為學術型人才,要求學術型人才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另外,由于教學水平的差異和課前準備的不足,部分教師不能熟練把握國外案例,無法充當一個良好的課堂組織者,導致案例教學流于形式。
二是生源質量不高。作為專業學位教育,我國MBA學生的準入條件較其他同等學歷教育更寬松,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同時,單一的入學考試形式———MBA 聯考將筆試成績作為最重要的入學參考依據,這使得實踐經驗豐富的職場人士因長久脫離書本而落榜,缺乏實踐經驗但擅長考試的應屆生順利通過,降低了MBA學生的質量。在案例教學中,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在理解和分析案例方面存在困難,影響了__案例教學的效果。
3.課程設置和案例質量對MBA 案例教學的不適用一是課程設置未達到MBA 案例教學的要求。有學者在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知識的顯性程度將MBA核心課程分成三類,即非常適合(如戰略管理、營銷管理)、比較適合(如運營管理、公司理財)和不太適合(如管理經濟學、數量模型與決策)案例教學的課程,第一類課程案例教學比重一般為40-60%,甚至可達80%。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的比重占到了總課程的80%左右,然而在我國MBA 教學實踐中,雖然課程種類總體上與哈佛相一致,但案例教學的比重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且課程體系設置不夠合理,難以培養出具有全局觀念的高級管理人才。
二是本土化案例的匱乏導致課堂與實際脫節。案例是案例教學的基本工具,案例質量的高低對案例教學效果起關鍵作用。目前我國MBA案例庫中真正適用的高質量本土化案例數量少,更新速度慢,大部分教師仍直接使用國外管理案例對學員進行教學,雖加速了與國際的接軌,但也使得MBA 教育背離了我國企業的現實。國外案例的背景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的實際,與我國企業管理所面臨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都存在本質區別,學生難以充分理解和分析。同時我國的企業制度比國外更加特殊和復雜,學生從案例分析中獲得的知識很難用到未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去,削弱了案例教學的價值。
四、提高我國MBA案例教學適用性的對策 哈佛大學商學院(簡稱HBS)MBA 案例教學成功做法是各國MBA 的重要經驗。其經驗表現在:第一,考評機制方面。HBS在辦學理念、教學模式等方面都有著其他院校所不能企及的優勢,在對學生的評價上尤其嚴格。HBS的案例教學是一個不斷給學生施壓的學習機制,學生的課堂表現占總成績的25%-50%,如不充分準備,將有可能導致拿不到學分或退學,因此學生非常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堂發言。
第二,師生方面。HBS的教師既是學術精英,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嫻熟駕馭案例教學課堂,也能親自編寫企業案例,是案例教學成功實施的主力軍。HBS的學生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具有實踐經驗和管理潛能的學生,苛刻的入學條件切實保障了哈佛MBA 學生的質量,學生入學后按經歷、興趣等標準分班學習,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18]。第三,課程設置方面。HBS學生兩年期間要學習800個案例,在第一年的必修課程中,學生平均每天分析三個案例,每個案例的準備時間為3-4小時,每天的學習時間達13-16小時,高強度的學習將涉世不深的學生“催熟”為準職業經理。到第二學年,多為專業課程和各種選修課程,案例的難度也會隨著增加,但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明顯提高。第四,案例方面。被用到MBA 課堂的案例都是經過反復認真討論的案例,涉及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案例本身沒有標準答案,旨在啟發學生思考,鍛煉學生如何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這些案例的,有哈佛的教授,也有從這里畢業的學生,還有其他相關的研究者。
綜合上述我國MBA 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美國哈佛商學院成功經驗,為提高MBA 案例教學的適用性與有效性,提高我國MBA 教育的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可從完善教學環境、提高案例質量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證生源質量等方面采取相應對策建議。
(一)創造適用案例教學的教學環境1.完善教學體制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培養的是知識型人才,案例教學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各MBA 辦學單位應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改革辦學模式,轉變教學方式,科學引導案例課堂,摒棄教師導演整個課堂的傳統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管理人才。__2.完善考核機制考核機制主要針對教師和學生從激勵和約束機制兩個方面進行構建。針對教師而言,可將案例開發與研究成果納入科研考評體系,給予優秀的案例教學任課教師額外津貼,鼓勵教師參加案例教學研討與培訓并給予經費保障,鼓勵和支持教師成為企業顧問等;同時要求教師自主開發教學案例并納入考評范圍,案例教學考評結果與福利津貼相掛鉤等,以進行約束。
針對學生而言,一方面提高案例教學課堂表現良好的學生的平時成績,另一方面提高平時成績比重,將課堂表現作為課程成績的考核標準之一;要求學生及時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
3.完善教學設施MBA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是討論,為保障討論的效果,需要配備適合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的教學設施,如馬蹄形案例討論教室和階梯形桌椅、具有良好效果的多媒體設備、便于記錄的白板和總結的黑板、固定的學生銘牌等等。
4.增強融資能力我國MBA 教育已具有一定的規模,近年來MBA教育的迅速發展證明其具有良好的融資條件,相關機構應樹立品牌營銷意識,逐步將MBA教育推向市場,加強與企業的雙向合作,讓企業為學校提供資金和實踐場所,學校為企業輸送MBA 高級管理人才,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不僅為案例教學提供資金保障,還能降低學校在采集案例方面的難度。
(二)優化課程設置,加強本土化案例庫建設MBA專業學位教育的實用性客觀上要求MBA課程的設計要符合市場和社會的需要,要與本科工商管理和普通管理類碩士的學習內容相區別,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課程,并依據課程性質調整案例教學所占的比例。與HBS具有長期實施案例教學的豐富經驗不同,我國MBA教育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提高案例教學比重具有一定的難度。優化我國MBA 案例教學課程設置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以企業管理需要為依據,拓寬課程的涵蓋面,并適當增加選修課程;二是適當提高實務型課程的案例教學比重,促使學生多接觸和分析實際的企業經營管理問題,同時輔以傳統的講授法,幫助學生逐步從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到新型的教學模式。
教師直接使用國外案例影響案例教學效果的經驗表明,建立在外國經營管理實際基礎上的國外案例不僅使教師難以把握,也使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案例庫成為必需[19]。由于我國MBA 教育歷史較短,總體實力弱,因此要加強各MBA 辦學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建立高質量的案例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直接購買和使用國外案例。對于偏理論知識層面的案例,直接引用能使學生接觸到最前沿的經營管理理論,促進我國MBA 教育與國際接軌;(2)修正和提煉國外案例。對于制度環境有差異但對我國有重要借鑒意義的案例,可根據我國國情進行改編;(3)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編寫案例。我國經濟社會并不缺乏活生生的案例,如長虹挑起彩電價格戰,“蘇寧電器”改名為“蘇寧云商”并涉足快遞業務,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商標之爭等等,都為我國MBA 案例提供了鮮活的素材。
我國MBA 教育相關機構應加大投入,鼓勵學校與企業、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共同建設具有本土特色的高質量案例庫。
(三)強化教師的案例教學水平MBA案例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師不再簡單地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需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靈活處理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冷場、偏題等問題,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相當的實踐經驗和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我國大部分MBA 授課教師對案例教學的把握能力還有待提高,有必要對教師進行專業的案例教學培訓,如支持教師參加國內案例教學研討班,去國外知名大學訪問學習等,并鼓勵教師擔任企業顧問,積累實戰經驗,為編寫高質量的本土案例和熟練領導案例教學課堂奠定基礎。各MBA 辦學單位也可借鑒HBS經驗,邀請企業家或企業主管給MBA學生講授企業經營管理經驗。
(四)推行多樣化入學考試,優化生源質量MBA案例教學的質量不僅受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也受學生基本條件的影響。學校要嚴格把控學生“入學”關,以申請材料、筆試、面試、性格測試、潛能測試等多樣化的入學考試形式代替筆試單一的考試形式,讓真正有管理潛能的學生進入學校接受MBA 教育,全面提升MBA學生的質量和MBA案例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志毅,孫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現狀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5(8):91-95.
[2]周英男,王斌.大連理工大學MBA 案例教學現狀的問卷調查[J].遼寧教育研究,2008(10):71-73.
[3]文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 案例教學問卷調查與啟示[J].中外企業家,2011(9):200-201.
[4]裘江南,仲秋雁,董磊磊,王春玲.MBA課程案例教學適用性和有效性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10(6):260-265.
[5]王眾托.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從知識層面認識管理[J].中國科學院院刊(政策與管理研究),2007,22(1):39-44.
[6]BlumenthalJ.UseoftheCaseMethodinMBAEducation[J].PerformanceImprovementQuarterly,1991,4(1):5-14.
[7]Thompson,EdmundR.AreTeachingCasesAppropriateinaMainlandChineseContext?EvidenceFromBeijingMBAStudents[J].JournalofEducationforBusiness,2001(11):108-112.
[8]HammondJ.S.Learningbythecasemethod[OL],HarvardBusinessReview,1976(1).http://hbr.org/product/learning-by-the-case-method/an/376241-PDF-ENG
[9]Doran,John,Margaret Healy,Maeve McCutcheon &SteveO'Callaghan.AdaptingCase-BasedTeachingtoLargeClassSettings:An ActionResearch Approach,Accounting Education[J].AnInternationalJournal,2011(3):245-263.
[10]王玉東.案例教學———哈佛商學院MBA 教育的基本特征[J].大學教育科學,2004(3):86-89.
[11]徐亞純.案例教學法在管理類課程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5):64-66.
[12]傅永剛.案例教學對于MBA 學員管理能力提升的實證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9(4):286-291.
[13]趙向陽.跨文化視角下中國工商管理教育的案例法應用[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11(3):242-247.
[14]Shugan,StevenM.Editorial:SaveResearch-AbandontheCaseMethodofTeaching[J].MarketingScience,2006(2):109-115.
[15]黃磊.MBA案例教學與理論學習關系探討[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4(2):69-72.
[16]曾曉春,祁然,徐二明.MBA并不都是案例教學[J].管理評論,1998(1):44.
[17]張巍,王茹.MBA 案例教學初探[J].南開管理評論,1999(1):78-80.
[18]隆瑞.哈佛商學院MBA 案例全書(上卷)[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
[19]于海云.我國MBA 管理教育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哈佛案例教學法的借鑒[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