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一 內容分析法的概述
內容分析法最早是在社會科學領域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歷史文獻進行定量研究的基礎上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1,2]。內容分析法的定義在國內外眾說紛紜,各持己見。目前較普遍認可的,1952 年,美國傳播學家伯納德 貝雷爾森 (BernardBerelson)主張的,“內容分析法一種對具有明確特性的傳播內容進行的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3,4]。內容分析法一般是對已記錄的具有明顯特征的文本內容文獻資料等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科學研究方法。其研究對象的來源途徑較簡單,研究成本較低廉,操作也較簡單方便,所以深受科研資源有限的人文社科類碩士研究生的喜愛 [5,6]。
二 樣本介紹
本文選擇“碩士學位論文代寫”“論文分析”作為關鍵詞,并在知網中搜索得到 56 篇基于內容分析法的碩士學位論文樣本。由于知網中直接將碩士學位論文作為研究對象的碩士學位論文非常有限,經過篩選,剔除相關性不緊密的文章,最終得到符合本文研究主題的樣本 12 篇。該 12 篇樣本,主要分布于教育學領域,醫學領域,新聞學領域,體育學領域。本文將通過對這 12 篇樣本的系統整理、分析、對比,試圖探索內容分析法在以碩士學位論文文本為研究對象的碩士學位論文中是如何應用的。
三 內容分析法的應用模式
(一) 緒論
本文選取的 12 篇研究樣本,第一章都是緒論。其中教育學領域的 5 篇論文,將研究背景,選題意義,研究綜述,研究方法,研究設計放入了第一章。體育學領域的 4 篇,第一章的內容包括選題的依據與研究綜述。醫學領域的 2 篇,論述了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研究方法,技術路線。新聞學領域的 1 篇,第一章確定了研究對象,論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綜述,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的系統介紹
本文所選取的樣本,是以內容分析法作為主要研究方法,因此,作者主要從內容分析法的起源、形成、發展、定義、特性、對比分析、應用領域、應用模式等角度出發進行論述。系統、全面、透徹的闡明了內容分析法的歷史由來,演變進程,及發展趨勢。
(三) 研究設計
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模式相對簡單,易于操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研究流程,研究設計,單 位與類目,內容分析法的信度與效度資料處理等。其 中信度與效度作為衡量研究的可行性與數據的價值性的重要標準而被作者們高度重視。對于信度的測量,作者邀請兩名研究員做評判,評判員根據研究對象的 論文總體進行歸類,并提出意見,作者再根據評判員 的相互同意度,做出信度檢測。內容分析法的效度即樣本所分的類目是否符合研究需要。一般采取的是 “專家效度”的方式進行檢測即邀請有研究經驗的教授或學術造詣高的學者對研究類目進行多次測試,修 正類目,使其更加適應研究主題需要。
(四) 開展研究
運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學位論文文本分析,主要從論文的數量概況、選題類目、研究主題、摘要、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工具、統計方法、引文及參考文獻等角度對論文的整體特征,文本內容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與探索。作為對學位論文代寫文本的研究,內容分析法有著它無可替代的優勢。文本研究是一項目標明確過程高度可控的研究,它需要對研究對象作系統的量化和統計分析。通過將定性研究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在定性研究的基礎上找出論文文本的內在特征與計量概況。內容分析法恰好適應這一特征。不僅如此內容分析法對研究者的素質沒有很高的要求,它只需要對研究參與者作簡單的實操訓練,就能掌握并自主開展研究。因此,將內容分析法應用到碩士學位論文的文本研究中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四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雖然,內容研究法是一種比較簡單,易懂的研究方法,研究生也能比較熟練,自然的運用到論文研究中去。但仍然無可避免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一) 過于重視定量研究
內容分析法可以利用 spss、excel 等分析軟件幫助作者做數量分析,得出的結果也非常客觀直接。作者在對分析結果進行簡單客觀說明的時候也就非常得心應手。一篇論文下來順風順水,然而往往就容易忽視了定性分析。導致整篇文章都是冰冷的數據分析,而看不到研究對象的內在特征與外部關系。從本質上看,內容研究法作為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它應該有其嚴謹的科學邏輯。不應該有過多的主、客觀偏向,只有取得定性與定量的完美平衡,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學位論文。
(二) 簡單的借鑒套用方法
樣本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有部分作者對內容分析法的發展歷程,研究背景,最新動態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其論文研究,就是簡單的依葫蘆畫瓢借鑒別人的框架將自己的研究數據套用進來。無論從樣本分類,信效度檢測,結果分析,定性研究,都可以看出別人的影子。雖然,這種做法可以寫出一篇合格的論文,可以逃過學校的檢查順利畢業。但是這種完成任務式的行為,不僅影響了學校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也浪費了自己學習提升的機會。最后三年研究生生涯過來,收獲的只是一張冷冷的畢業證書。
(三) 樣本容量過小
有個別作者,由于自己確定的研究方向導致自己可以選擇的樣本過少。一篇碩士論文代寫,樣本量卻只有一百多個。很容易造成數據不夠,不能支撐論文的正常開展,或者分析出來的數據不足以反映出事物的本質現象與發展趨勢。最終導致學位論文無法保質保量的完成。因此,研究生在確定論文選題時就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多角度考量自己選定的論文題目的可行性,學術性等因素。
五 小 結
內容分析法有很多自身的優勢,對于碩士研究生來說是一種很適合的研究方法。但仍然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首先,它只能對被記錄下來的事務,而那些未被記錄的還存在于意識狀態的事務卻無法進行研究。其次,內容分析法更多的時一種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不能幫助我們理清研究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因此如何去運用內容研究法,如何利用它的優勢去達到我們的研究目的,需要我們研究生花費更多的心思與時間去學習,揣摩。不僅是為自己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推波助瀾,也是為推動內容分析法的發展、創新添磚加瓦。
熱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