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我國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在解決勞動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紡織服裝產業解決上下游供應鏈大約3000萬人的就業,但隨著全球產業格局的重構和中國經濟調結構步伐的加快,面臨著諸多轉型升級的挑戰。根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紡織服裝共計出口2672億美元,同比下降5.9%,繼2015年下降4.9%以后,連續第二年下降。其中,對主要市場歐盟出口連續第二年下降,出口額495億美元,下降6.8%;出口美國20年來首降,出口額450億美元,下降5.7%;對東盟出口額334億美元,下降6.9%;對日本出口額203億美元,連續第四年下降,下降6.1%。可見,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行業的生存發展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壓力與挑戰。截至2016年底,按海關編碼統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共計9.39萬家,如何生存發展成為業界共同面臨的難題。本文旨在通過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戰略選擇,提出平臺戰略,并以筆者所在單位江蘇蘇美達輕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美達輕紡公司)的實踐進行驗證,以期為業界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1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面臨的環境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所處的經營環境。戰略的本質是企業要適應環境。戰略管理的目標就是使企業長期有效地適應環境[1]。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交互滲透融合的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準確把握國內外環境和形勢,分析并預測經濟和產業的變化趨勢,是企業進行重大戰略性決策的前提。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來講,主要面臨著以下內外環境。
1.1 全球經濟走勢分析
預測美國經濟溫和復蘇,進口規模穩定;歐洲經濟正逐漸緩解主權債務危機影響,但受局部安全局勢動蕩的傳導和政府換屆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影響,經濟復蘇堪憂;新興經濟體尤其是靠資源出口的國家比如俄羅斯、巴西經濟形勢非常嚴峻,貨幣貶值,增長放緩;日本經濟在政策刺激下有短期增長,但無法保證長期增長,老齡化成為日本發展的束縛。同時,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局部安全局勢動蕩,給全球經濟復蘇蒙上了陰影。與此同時,圍繞勞工人權、綠色環保、技術法規、“雙反”(反補貼、反傾銷)為主要特征的貿易保護主義呈現出多樣化趨勢。
1.2 全球產業格局重構趨勢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取得新突破;網絡眾包、協同設計、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等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大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運作亞投行,提振中國聲音,并且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搶占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1.3 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趨勢分析
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落后產能的逐步淘汰,勞動力和土地等綜合成本的持續攀升、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國內生產成本的高企,已經造成過去靠成本優勢生存的產業向外轉移加速,特別是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向新的價格洼地轉移,比如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一是勞動力價格低,二是享有歐美關稅優惠,給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我國中西部地區正在成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國家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優先位置。因此,紡織服裝產業持續向外、向內轉移已經成為趨勢和共識。業內知名企業如寧波申洲集團、張家港東渡集團等都已紛紛從產業鏈海外轉移中獲益。
1.4 紡織服裝產業升級趨勢分析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是進入新常態、增速放緩,但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優勢,我國仍然是全球投資機會最好的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核心是要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同時,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方向。對我國紡織服裝產業來講,多樣化需求、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成為未來趨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塑造,基于“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商業模式持續探索與創新,成為未來發展的著力點。
總體上,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內外環境和形勢,如何在變化的環境中,搶抓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在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上持續創新突破,建立起全面的競爭力,成為業界面臨的迫切而重大的現實課題。
2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戰略選擇
有學者指出,戰略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未來的企業”應該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能使自身獨具特色的專業技能、資源和資產,找到適當的能力遠比找到最便宜的勞動力重要。[2]戰略管理理論文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精深,學術流派眾多,廣受推崇的屬明茨伯格對戰略理論的分類,戰略管理的理論集中體現在明茨伯格的分類中,明茨伯格將戰略管理分為十大學派,分別是設計學派、計劃學派、定位學派、企業家學派、認知學派、學習學派、權力學派、文化學派、環境學派、結構學派。[3]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的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于1980年在其出版的一書中提出了三種卓有成效的競爭戰略,它們是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聚焦戰略。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思維、新思想的不斷涌現,經典戰略管理理論在經受著考驗和挑戰的同時,亦得到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企業,必須要順勢而為,結合企業實際,作出符合趨勢的戰略方向選擇。
2.1 平臺模式戰略的興起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各行業的生產流程、運營模式、渠道策略、服務方式和營銷手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互聯網+”也被上升到國家戰略。學者馬浩指出,所謂互聯網思維其實是多維度的,包括瞬時搜索、他方付費、用戶體驗、粉絲文化、部落社區、開放體系、平臺模式、生態系統、眾包眾籌、迭代更新等,只是人們很可能偏執地界定到自己所理解的某個特定維度上去了。[4]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互聯網思維下,傳統的戰略思維和商業模式正在經受考驗、挑戰甚至顛覆,新的商業模式正在運營而生。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趨勢就是平臺模式的興起,學者陳威如認為,平臺模式打造的共創共享的生態圈,世界上70%的獨角獸公司使用的都是平臺模式。面對小而美的趨勢,平臺在整合資源,跨界合作以及調動多元積極性等方面的優勢,讓其更符合產業發展的趨勢和要求。
2.2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戰略選擇
未來商業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肉搏,而是平臺與平臺的競爭,甚至是生態圈與生態圈之間的戰爭。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圍繞搜索、電商、社交各自構筑了強大的產業生態。[5]平臺商業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個完善的、成長潛能強大的“生態圈”。它擁有獨樹一幟的精密規范和機制系統,能有效激勵多方群體之間互動,達成平臺企業的愿景。在互聯網的驅動下,21世紀將是歷史上通過平臺戰略全面普及人類商業行為的分水嶺。[6]海爾的“企業平臺化、用戶個性化、員工創客化”的探索,是海爾商業模式的顛覆性創新,平臺化已經成為當今企業戰略制定不得不認真面對和考慮的重要方向。筆者以為,平臺戰略正是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在當下的重要戰略選擇
3 平臺戰略的內涵
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條件下,企業類型繁多,而能夠“長命百歲”的更是寥寥無幾。企業要想生存,其藝術就在于如何讓自己在“森林”中特立獨行,“森林”如何在大環境中特立獨行,環境又如何在地球村(全球)中特立獨行。[7]的確如此,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建立資源平臺,就是要結合內外環境,符合趨勢,培育一片茂密蔥郁的“森林”,讓各種商業模式在這邊“森林”中得到養分,孵化發芽開花結果。筆者以為,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應按照平臺化戰略部署,大力加強“全球營銷、實業、技術研發、采購”四大資源平臺建設,持續提升資源建設和使用的質量和運營效率,推動企業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發展。
3.1 加快全球營銷平臺建設
外貿業務仍是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核心業務,主要市場是以歐美日為主的國際市場,因此加強全球營銷平臺建設尤為重要。要深入主要目標市場,貼近客戶,努力成為客戶洞察的領先者。
一是要持續加強海外營銷分支機構建設。要通過人才和能力建設,在主要目標市場建立辦事處等分支機構,整合當地銷售和設計師力量,解決服務客戶的最后一公里,服務好老客戶老項目,重點開發新客戶新項目,拓展業務空間。要通過打造全球營銷平臺,進行海外市場信息的收集、整理、統計與分析,開展國外競爭對手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并及時傳遞和反饋到企業用于決策參考。二是要順應國家鼓勵的“海外倉”建設,謀劃海外物流、倉儲、配送平臺方案,持續創新商業模式,創造客戶需求。
3.2 加強全球實業平臺建設
對于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來講,要按照“高端產品在長三角、中端產品在中西部、低端產品在東南亞”的產業梯度布局的戰略構想。一是長三角實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加快向“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專業化”的“四化生產方式”轉型,快速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和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二是中西部實業要加快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的功能,努力成為公司供應鏈向中西部轉移的中樞;三是要加快供應鏈向東南亞的順勢轉移,充分利用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關稅優惠政策,加大力度建設東南亞供應鏈,同時要未雨綢繆,探索非洲比如埃塞俄比亞等下一個價格洼地,建立更低成本的競爭優勢。
3.3 加強技術研發平臺建設
技術研發逐漸成為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業務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和推動力量。一是技術方面。要大力建設針梭織打樣中心,加強技術創新和標準化體系建設,有力提升樣品的開發速度、樣衣質量和一次性通過率,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同時,要加強高尖端設備的引進和運用,加快產品提檔升級,提升生產效率,不斷提升機器換人的比重,減少產業工人的用工數量。二是研發方面。要整合企業內外部設計資源,捕捉流行趨勢,緊跟時尚潮流,提升款式設計能力,加強新款式研發和全品類展示功能,提高客戶選用企業自主推薦款式的比例,提升話語權。同時,要加強功能性、替代性新面料的研發投入力度,加強測試中心技術能力建設,提升面料理化測試的能力,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競爭力。
3.4 加強全球采購平臺建設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采購標的主要是產能和原材料,要加大將產能網絡向東南亞國家滲透,同時加強大宗原材料的國際化整合。一是要加強海外供應鏈辦事處建設。加強東南亞國家的采購辦事處建設,加強產能采購和整合能力。二是要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加大常規面料的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同時要加強大宗原材料的國際化整合運作,大力嘗試從巴基斯坦、印度等國采購棉紗,到國內染整,然后直接發往東南亞國家生產的模式,或直接在原料國和生產國之間進行采購整合,以提升垂直一體化運作能力,降低業務成本,提升全球競爭力。
綜上,由于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體量規模和實力差異性較大,各個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加強符合企業實際的資源平臺建設,提升競爭優勢。我們堅信:目標的實現=資源+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資源和能力,目標只能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水中月。企業美好的愿景和夢想更是空談。
4 蘇美達輕紡公司在平臺戰略上的實踐
筆者所在的蘇美達輕紡公司成立于1996年,主營紡織服裝出口業務,系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員——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七大產業板塊之一,一直秉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戰略管理理念。最近三四年來,蘇美達輕紡公司主動順應互聯網發展的趨勢,本著“以客戶(用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理念,開始探索新的組織生態建設,進行“小前端、大平臺”組織變革。公司吸取了稻盛和夫老先生的成功實踐,即“阿米巴”經營模式,“阿米巴”作為一個核算單位,是一個擁有明確的志向和目標、持續自主成長的獨立組織。[8]蘇美達輕紡公司將“阿米巴”業務組作為前線作戰單元“小前端”,將“阿米巴”的組長視為一線CEO,直接面對市場和客戶,希望“阿米巴”捕捉到前線的機會時,能夠得到平臺上各種資源的有力支持。2016年,蘇美達輕紡公司已經建立了貿易業務“阿米巴”近200個,企業活力愈益增強。
為此,蘇美達輕紡公司著力進行資源平臺建設,從價值鏈創造的視角,秉持全球視野理念,著力構建全供應鏈價值增值能力。在供應鏈上游:建立了面料研發中心、技術中心、測試中心、檢品中心和SHOWROOM;在供應鏈中游:在長三角布局了9家實業、在東南亞的緬甸輕資產建設實業、在中西部的河南建設實業基地,在柬埔寨、孟加拉、越南分別建立了辦事處,還建立了針織辦事處;在供應鏈下游:設立了英國辦事處、德國辦事處、香港公司、美國公司、收購美國品牌公司。這些資源的有效建設和持續發力,使得蘇美達輕紡公司內部成為郁郁蔥蔥的生態系統,讓小前端“阿米巴”、讓各種商業模式競相綻放,有力推動的蘇美達輕紡公司的發展。2016年度,按照海關編碼統計,蘇美達輕紡公司在全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百強排行榜上名列第7位,如果剔除四家非實體經營的一達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實際上已位居全國百強榜的前三甲。其中,按出口市場排名,紡織服裝出口歐盟全國第二(剔除非實體經營的綜合服務平臺,實際上蟬聯全國第一),紡織服裝出口美國全國第三;按照產品類別排名,服裝出口歐盟保持全國第一,毯子出口全球和美國均全國第一,被子出口美國躍居全國第一。正所謂,方向引領道路,方向成就未來!蘇美達輕紡公司的實踐表明,正是因為與時俱進地選擇并堅定不移地沿著平臺戰略這一正確的方向,才使得蘇美達輕紡公司始終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5 結語
誠然,蘇美達輕紡公司的平臺戰略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依然面臨著如何有效建設、公平合理使用資源和提升資源運營效率,如何建設好“阿米巴”,如何構建公司內部市場交易規則等深層次的發展問題,這些問題有待今后的發展中加以研究改進解決。
正如上文所述,戰略理論與實踐博大精深,正確的道路也不是一條,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筆者以上的論述是基于蘇美達輕紡公司的實踐和思考,提出了平臺戰略,供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行業的同行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參考,以期為提振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貢獻綿薄之力。
國際貿易論文代寫 代寫論文 http://www.tskan.cc/
參考文獻
[1] 周三多,鄒統釬.戰略管理思想史[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 [美]Saul Berman,等.未來企業之路:洞察全球頂尖企業愿景與制勝策略[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加]亨利·明茨伯格.戰略歷程-穿越戰略管理曠野的指南[M].魏江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 馬浩.戰略管理:商業模式創新[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5] 趙大偉.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6] 陳威如,余卓軒.平臺戰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業模式[M].中信出版社,2011.
[7] [美]漢克·摩爾.企業樹——危機、生存與基業長青[M].耿丹譯.華文出版社,2010.
[8] [日]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M].陳忠譯,曹岫云審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