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天天論文網專注代寫論文,包括各個專業代寫畢業論文,代寫碩士論文以及代寫代發職稱論文服務,對于代寫文學論文有獨到的見解,寫手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強,可以大批量完成文學論文代寫任務,代寫論文速度快,質量高,歡迎聯系約稿。為方便客戶免費下載最新論文,本網站更新文章全部為付費從知網下載PDF格式論文,經轉換為文檔后上傳,方便客戶下載,歡迎大家到天天論文網(http://www.tskan.cc)下載相關論文。因為本網站對于客戶信息嚴格保密,所以此篇論文并非本網站所代寫論文,原作者如有異議,請與本站站長聯系予以刪除。
【摘 要】由德意志廣播電臺(DLF)和奧地利廣播電臺(ORF)聯合制作的《音響漫畫<解放了的卡夫卡>》(Acoustic comic KAFKA UNCHAINED)獲得2015年麥魯利奇獎廣播特寫類大獎(第一名)。本文從表達什么、怎么表達、為何表達三個方面賞析這部作品的成功與獨到之處。
【關鍵詞】卡夫卡 音響漫畫 結構 解說 經典 流行 廣播
漫畫是一種視覺藝術形式,通過虛構、夸張、寫實、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作畫手法來敘事表意。漫畫是用一種看似不真實的方式表達所描述對象的本質。音響漫畫,顧名思義,是讓聽眾通過聲音在腦海里形成漫畫畫面,去了解主創人員所描述的對象及其本質,讓聽眾通過聽覺達到甚至超越視覺的效果。那么,音響漫畫《解放了的卡夫卡》要表達什么?是如何表達的?為什么要這樣表達呢?
表達什么?——探索真實的卡夫卡及其對當代人的影響卡夫卡, 全名弗朗茨·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年),奧地利德語小說家,猶太人。他出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從小愛好文學、戲劇,18 歲進入布拉格大學,開始主修文學,不久迫于父親之命改修法律,1906 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卡夫卡從1904 年開始發表小說。1914年8 月的一個通宵卡夫卡寫出短篇小說《審判》,顯示出獨特的風格,建立了他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卡夫卡的主要作品還有《判決》《城堡》《饑餓的藝術家》《變形記》等。卡夫卡由于患病41 歲英年早逝。離世之后他的作品才引起世界性的震動,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卡夫卡熱”且經久不衰。卡夫卡被尊稱為“現代主義小說的鼻祖”。受他影響的著名的外國作家有薩特、加繆、昆德拉、馬爾克斯等,中國有殘雪、余華、 格非等。
后世對卡夫卡有許多誤讀。一提到卡夫卡,許多人自然想到的是“陰暗”“邪惡”“晦澀”“沉重”等,《解放了的卡夫卡》努力用這個音響漫畫還原一個真實的卡夫卡,解釋為什么卡夫卡和他作品在當今時代依然會產生如此深刻廣泛的影響,展示卡夫卡和他的經典作品對當代人的影響,包括日常生活層面、文學藝術層面和精神(心靈)層面,以及這種影響的世界性。
怎么表達?——創新節目編輯制作方式把聲音用到極致介紹名家名作的廣播節目通常使用的表達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原作呈現、專家解讀、普通人的觀點和感受、相關的音樂音響。音響漫畫《解放了的卡夫卡》也是如此。其獨特之處在于:主創人員除了找到研究文學的專家之外,還找到了特別的專家,特別的讀者和特別的音樂、音響。此外,在原作呈現、解說運用、人物出場方式、作品結構等方面都有不少獨特之處。
特別的專家。《解放了的卡夫卡》中出現的專家除了德國本土研究卡夫卡的學者外,還找到四位德國之外的專家。其中兩位是世界著名的漫畫家,一位是來自法國的香塔·門蒂里埃(Chantal Montellier),另一位是來__自美國的羅伯特·克倫博(Robet Crumb)。兩位漫畫家別出心裁地用漫畫解讀卡夫卡的經典小說,他們的再創作基于對卡夫卡的深入研究,有著對卡夫卡的高度情感認同和理性分析,他們用“我就是卡夫卡”或與卡夫卡“心心相印”來表達自己與卡夫卡的相知,他們在節目中對卡夫卡的解讀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引起聽眾的好奇,又給聽眾以啟發。另外兩位來自捷克的專家也很特別,一位是插圖畫家和流行歌手,一位是作家和卡夫卡樂隊的負責人。他們不僅是卡夫卡的“老鄉”,更是卡夫卡的知音,自稱和卡夫卡一樣都是“朋克”(Punk),他們依據卡夫卡的小說創作出流行歌曲,而且組成以“卡夫卡”命名的樂隊,常年在布拉格的城堡、酒吧演出,通過他們來介紹卡夫卡的生平、生活背景、文化習俗,自然給聽眾一種親切感。
這四位專家本身就帶著“漫畫氣質”,語言幽默詼諧,表達夸張奇特,形象生動而又讓人感到真實、貼切。
這幾位專家的選擇確定了《解放了的卡夫卡》不同于一般廣播特寫的特色,也就是主創人員自己說的“音響漫畫”。
特別的讀者。一對德國的師生和關于卡夫卡的饒舌演唱(Rapper)給《解放了的卡夫卡》增加了另一種色彩,也從另一個更普遍、更寬闊、更深入的視角表達了卡夫卡對現代社會、現代人的影響:一是政府將卡夫卡的作品選入中學生的課本;二是中學生讀了卡夫卡的小說居然用饒舌(Rapper)的形式來改編、演唱并得到廣泛流傳。
特別的音響。在德國巡回展出的《漫畫中的卡夫卡》展覽中的音響。這樣的音響本身就是為了形象生動地解讀卡夫卡作品而設計、創作的,品質高、藝術感強,提升了節目的質量,是《解放了的卡夫卡》這個廣播特寫之所以成為“音響漫畫”的又一重要因素。
特別的解說。廣播特寫的解說主要用于補充音響無法表達的內容,《解放了的卡夫卡》中解說的作用卻遠遠超出“介紹”這一功能而被用到極致。首先是“翻譯”,這是一個德語節目,主要聽眾以德語為母語,但節目中出現了法語、英語、捷克語以及德國的多種方言,所以解說承擔了翻譯的角色。其次是“演繹作品”,《解放了的卡夫卡》的解說或朗讀小說原作,或直接扮演小說中的人物。其次是“記者采訪”,或讓解說直接采訪參觀《漫畫中的卡夫卡》的觀眾,或讓解說用設問的方式引出人物。此外,還讓男女解說一問一答以推進節目進程。解說在這個節目中充當說明、翻譯、演繹原作、采訪、強調等多種角色,作用至關重要。主創人員對“解說”的運用是創新性和開拓式的。
特別的人物出場方式。《解放了的卡夫卡》中出現的專家有七位,每一位的出場方式都不同。比如節目開頭部分有四位專家出場,第一位由解說直接介紹,第二位讓專家自我介紹,第三位專家用第三人稱的口吻來介紹自己,同時巧妙地引出第四位專家。這樣的設計讓專家訪談場景呈現出新鮮別樣的效果。
在節目的進程中還有三位德國本土的專家來解讀介紹卡夫卡及其作品,主創人員設計讓這三位專家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出現:姆巴耶·賽耶爾(Mbaye Seye)用烏羅夫語(德國的一種方言)讀卡夫卡的成名作《審判》的第一句,然后解說以詢問的方式介紹他的身份;萊納·斯塔赫(Reiner Stach)是三卷本《卡夫卡傳記》的作者,主創人員讓他在討論卡夫卡性取向的環節、在一個再現卡夫卡小說場景的展覽館出場;埃爾溫·克羅頓哈勒(Erwin Krottenthaler)是漫畫展《漫畫中的卡夫卡》的策劃人,自然地在展覽現場出現……
廣播節目里出現太多人物是一個忌諱,但主創人員用這樣的方式巧妙處理,化繁瑣為豐富,通過他們不同的出場方式展示卡夫卡的成名作、代表作或不同的側面。
人物的出場方式本身就是在表達內容,顯示主題。
特別的作品呈現方式。直接朗讀、角色演繹是這類關于名家名篇廣播節目常用的作品呈現方式。《解放了的卡夫卡》遠不止于此:一是讓解說直接以作品中的人物現身,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解讀經典;二是進行生活化的處理,在具體的生活場景里呈現作家的作品;三是進行藝術化的處理,用歌曲、饒舌演唱(Rapper)來呈現作品。
即便在朗讀原作這一最常見的環節,主創人員也在介紹同一部作品時用同一種音樂,以方便聽眾識別、理解。
巧妙的結構。音響漫畫《解放了的卡夫卡》的結構也很值得一提。第一,用專家訪談開頭并以此結尾,這樣一開場就展現出節目的國際化視野,使節目在進程中自然而然地多角度、多層面地解讀卡夫卡和他的作品,結尾處又以最開始出場的兩位漫畫家對卡夫卡的認識來總結、點明、深化節目的主題,使節目新奇、好玩、形象、深刻,首尾呼應,引人思考。第二,用卡夫卡樂隊演唱的歌曲連綴一個個厚重、深刻的片斷,動感的男聲合唱、柔情的男聲低吟,跳躍、時尚、深沉、優美,讓這個解讀世界文學經典的廣播特寫產生一種化晦澀為清新、讓古典成流行的效果。
為何表達?——人人都是卡夫卡人不能像狗一樣地死去,而是要站起來為自己戰斗麥魯利奇國際廣播節(Prix Marulic),這個以克羅的亞中世紀偉大詩人麥魯利奇命名的國際廣播獎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題“古典再現”,旨在鼓勵廣播人用創新和多元的手法為聽眾展現各國的古典文學和文化遺產,表現文化傳承,尋找過去與現代的對話方式,展示“古典”的特點、魅力、價值,以及與當今的意義。
為什么現在要說卡夫卡?音響漫畫《解放了的卡夫卡》表明,盡管卡夫卡已經在一百年以前去世了,但他的影響還一直“世界性地存在”。美國、法國有關于卡夫卡的漫畫作品,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在布拉格卡夫卡曾經生活描寫過的城堡、酒吧、村莊看到“卡夫卡樂隊”的演唱,德國的中學生要在課本里讀卡夫卡,《漫畫中的卡夫卡》展覽在德國多個城市巡回……這是看得見的現象,看不見的還有卡夫卡的思維方式、卡夫卡小說中人物的心態、卡夫卡作品中描述的“厚顏無恥的官僚主義、極權、罪惡……”依然在世界很多地方“活著”。現實生活中依然處處有“卡夫卡式”的場景、“卡夫卡式”的人,很多人依然活在“卡夫卡”的心理狀態中,甚至從某個層面可以說人人都是卡夫卡。
人有難以突破的局限,孤獨、抑郁,有時自我厭惡、自我憎恨、自我異化、自我放棄,甚至想自我毀滅。卡夫卡以自嘲的、幽默的、夸張的、奇異的、荒誕的、象征的方式來表達他的痛苦、他的思想,他對人性的分析、對現實的批判、對自我的探索,依然讓一百年后的人發笑、驚奇、認同,然后釋放、深思并接納自己、拯救自己,與自己的痛苦、缺陷和平相處,讓自己在絕望中確立希望,為改變自己現實處境、爭取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奮斗。正如《解放了的卡夫卡》中那位德國中學老師所說:“這一切說明了《審判》的重要性。學生發現自己處于同樣的困境……我覺得《審判》的重要性是說明人不應該像約瑟夫·K 那樣,最后像一條狗一樣地死去,而是要站起來為自己戰斗……”。
這就是解放卡夫卡的意義所在,也是《解放了的卡夫卡》這個音響漫畫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