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引言
建筑節能是當代我國發展的一個基本,是我國新的建筑行業的增長點和根本發展的動力。根據我國新的發展理念建筑業可以作為一個最明顯的指標,建筑節能成為我國現在發展的新行業中的新導向。通過研發創新,制度創新,全民創新的一整套體系才能保證節能建筑在建筑行業中的新常態的正常發展。
1 建筑節能的必要性
1.1 經濟發展的動力
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能源的發展,為其提供新的動力和新的價值導向,在現代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能源的導向與價值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對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提升經濟發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對經濟的發展又會有制約的作用。我國作為當代的人口大國,我國面臨的人口基數大,但是人均量低的現狀,由于當代科技的發展和智能技術的引用,我國的能源利用率比較低。所以當前的問題是經濟發展與能源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能源的需求不斷的上升,所以對能源的利用率提出了挑戰。隨著當前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也不斷上升,國家大力倡導能源的供給側改革,對冬天保暖夏季制冷的需求有了新的提高,建筑行業中的能源消耗的增長速度位于前列,從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我國當代經濟與發展的挑戰。
1.2 對降低環境污染的必要性
近年來全國范圍大氣污染霧霾天氣已經占到整個冬季的60%以上,建筑業中的供暖是造成我國環境污染,環境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必須做到減少環境的污染降低建筑節能的消耗。
2 烏魯木齊的建筑節能現狀
2.1 人們普遍對建筑節能緊迫感和重要性認識不夠,觀念上沒有深入人心,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強度和力度不大,還未能夠被及時的推廣與應用,成為當前的發展趨勢2.2 烏魯木齊市根據國家對建筑行業的標準化領導,進行額與本地的生活發展方式相關,比較完善的新的節能標準。根據《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細則》(XJJ001-1999) 第三章及烏建發[2009]115 號文件的要求,建筑物的節能設計必須滿足節能65%的要求來評估圍護結構各部件與組合的技術經濟可行性。
2.3 我國建筑行業的節能組織的不斷規范化和餐區有效的管理方式,烏魯木齊市積極響應國家的一系列的出臺政策,相關法律法規,促使建筑節能標準化工作不斷升級。先后出臺了:《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細則》(XJJ001-1999)、烏建發[2009]115 號文件、今年有出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筑節能外墻保溫材料防火暫行規定》的通知
2.4 建立了建筑節能專項規劃,組成了一支懂烏魯木齊市的建筑節能管理的優秀的技術人員和杰出的優秀團隊。
2.5 建筑節能材料研究與開發在我國一些地方取得良好的科技發展成果與經驗,建筑節能的相關產業也不斷的發展與推廣,初步形成了門類豐富、配套設計、先進適用的建筑節能產品體系;但許多節能關鍵技術沒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2.6 材料研發緩慢,新材料更換、代替顯得倉促。眾所周知,起初本地使用的聚氨酯苯板從施工粘接、操作、耐久性等都得到好評,然而一些新型材料不斷涌進,使得新材料未能完全通過長時間的驗證各項指標就匆忙推廣,在施工工藝、耐久性、抗腐蝕性各方面沒有逐一考證。
2.7 建筑節能的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相關機制的不健全,與建筑能源的發展不能夠根據時代現代化的發展同步進行。烏魯木齊市利用財力進行舊墻體改造、提高新建節能標準。但由于熱力企業、地方政府保護等狹隘意識,使得集中供熱按用戶熱計量表法收費實施困難,多年來徘徊不前,老百姓充分沒有享受到節能優惠補貼和節能意識,使得政府投資沒能起到原有效果,資源重復浪費。
2.8 節能與消防概念混亂眾所周知,由于近幾年多次發生火災,建設部、公安部聯名下發文件,通過提高外墻材料等級,由原來的B2 級基本改為A 級材料,這是將節能施工與消防安全兩概念相混淆,多次事故發生的經驗表明,火災發生的原因是工人野蠻施工造成的,并非居民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火災的,不應以偏概全,將全國所有的外墻材料防火等級提高,造成建筑成本大幅提高,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每平米造價提高至少150 元,按烏魯木齊市每年竣工面積300 萬計算,一年就白白增加1.8 個億建安成本,全國每年增加約100億建安成本,每年還呈上深趨勢。
2.9 相關規范、圖集發展落后,跟不上實際材料更新換代烏魯木齊市一直沿用新06J108 圖集,而本圖集中只對EPS 板有詳細做法,其他材料都在參考本圖集,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如:酚醛板、一體板、砼膨脹板等)的出現,該圖集遠遠不能代表新型材料施工做法,因而急需配套圖集編制。
2.10 新能源利用率較低新疆有豐厚的天然資源,包括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但真正充分利用的較少。
3 解決現階段烏魯木齊建筑節能的措施
3.1 烏魯木齊對建筑的質量和環境的質量提出新的要求,將冬季的室內溫度提高到20 攝氏度,努力使城鄉建筑夏季溫度低于30 攝氏度。我國建筑圍護結構的組成部分是由屋頂,墻,地基,隔熱材料,密封材料,門窗和遮陽設施所構成,其設計對建筑的環境性能,室內空氣的質量以及對用戶所處的視覺和舒適度有根本的影響。所以為了減少建筑的熱消耗,建筑的冷卻,需要通過對圍護結構和構成各個部分的熱工性能進行調整和調高,來保障技術的可實施性,經濟合理性,圍護結構關鍵從以下3 個方面著手:
3.1.1 墻體結構以及材料
在我國所用的簽注外圍護結構的材料的保溫性上對建筑的耗熱量的直接影響,使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主體。烏魯木齊市多以多層多孔黏土磚為墻體的主要材料高層多以陶粒塊(加氣混凝土塊)為墻體的保溫性能否滿足建筑設計標準和為墻體材料。通過墻體材料的選用,使得外墻極限傳熱系數小于一定值(烏魯木齊外墻極限值傳熱系數不超過0.45 W/(m2·K),采用高效的保溫墻體和結構,能夠提高墻體的保溫的性能。
3.1.2 門窗
門窗是外圍護結構中絕熱性能最低的,在過去通常用的是60 系列單框雙玻,根據烏魯木齊《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細則XJJ034-2006》及烏建發[2009]115 號文件,單框雙玻已不能滿足節能要求65%要求,現多為65 系列單框三玻(或斷橋隔熱窗),使門、窗具有保溫、隔音等功能。通過改善窗戶的保溫性能能夠解決我國的鑲嵌材料和窗框扇型材的玻璃層數能夠提高窗戶的保溫性能。
3.1.3 屋面的保溫材料
在我國對于一些比較返校的保溫材質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市場的屋面中,例如在結構層面上鋪設保溫板做保溫層的措施,最上面為防水,例如在車庫保溫的屋面上,其次在倒置型保溫屋面,使防水層不直接受太陽輻射,把保溫板設在防水層以上延緩了防水層老化進程,其表面溫度升降幅度大為減小。這種保溫屋面,傳熱系數極值為≤0.45W/(m2·K)保溫屋面的節能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3.2 利用新能源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人們對各種太陽能利用方式進行了廣泛的探索,逐步明確了發展方向,使太陽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①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國外己建成不少光伏電站和“太陽屋頂”示范工程,將促進并網發電系統快速發展。②太陽熱水器技術比較成熟,已具備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但仍需進一步地完善太陽熱水器的功能,并加強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建設。③被動式太陽能建筑因構造簡單、造價低,已經得到較廣泛應用,其設計技術已相對較為成熟,已有可供參考的設計手冊;烏魯木齊已有節能示范樣板工程大成房地產開發的“幸福堡工程”。
④太陽能吸收式制冷技術出現較早,目前先進已應用在大型空調領域;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目前處于樣機研制和實驗研究階段。⑤風力發電技術已得到一定的推廣應用。但從總體而言,目前太陽能利用的規模還不大,技術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較低,仍需要繼續深入廣泛地研究。⑥在利用地熱能時,一方面可利用高溫地熱能發電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熱和熱水供應;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熱泵和地道風系統利用低溫地熱能。但在建筑領域,較為常見的風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風方式。
3.3 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目前烏魯木齊在供暖系統節能方面就有三種新技術:
①利用計算機、平衡閥及其專用智能儀表對管網流量進行合理分配,既改善了供暖質量,又節約了能源;②在用戶散熱器上安設熱量分配表和溫度調節閥,用戶可根據需要消耗和控制熱能,以達到舒適和節能的雙重效果;③采用新型的保溫材料包敷送暖管道,以減少管道的熱損失;④低溫地板輻射技術己被證明節能效果比較好,它是采用交聯聚乙烯(PEX)管作為通水管,循環盤于地面層內,冬天向管內供低溫熱水;夏天輸入冷水可降低地表溫度(目前國內只用于供暖);該技術與對流散熱為主的散熱器相比,具有室內溫度分布均勻,舒適、節能、易計量、維護方便等優點。
3.4 從我國的當前法律法規著手,政府導向,市場為基礎,行政監督,提高烏魯木齊市的全民的節能環保的意識烏魯木齊在冬季的能源使用設計施工上正逐步完善和改革和提升當中,但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還沒有能夠做到分戶計量,能源浪費,自然調節等問題,應當堅持法律的引導,政府的管理,群眾的監督真正的走節能化,高效化,環保型為一體的新型能源節約道路。
4 結束語
我國的建筑節能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是當代建筑領域的技術發展的必要的前景,將會利用新的發展技術,先進的發展理念、引用國外的新的方法與先進的管理方式,并利用高科技材料使其應用到建筑的各個方面。
對管理、技術、環境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樣也是機遇抓住機遇。隨著當代的發展,兩會也強調我國保護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建筑行業應當首當其沖成為積極的響應者,建筑節能作為當代發展的一個主要潮流與先進的時代發展方向與改革潮流,我們需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建筑工程論文代寫 代寫論文 http://www.tskan.cc
參考文獻:
[1]卜凡舉.關于對建筑節能現狀分析和建議[J].價值工程,2011(11).
[2]申鋼.探討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價值工程,2013(28).
[3]王與相.淺析建筑節能[J].價值工程,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