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一、項目教學法的涵義
1.項目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教學法是指將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串聯和組合,通過項目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知識的獲取,并將項目作為主線進行課堂演練。其目標不是單單將教師掌握的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性學習,通過自主研究獲得新知識。
2.項目教學法的優勢
首先,項目教學法實現了教學一體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導性地位,將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進行了改變,避免了“填鴨式”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升課堂授課的效率。
其次,項目教學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其內容是依據相關的邏輯要求將教材知識進行了組合, 這就打破了科學界限,能夠將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進行更好的結合,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程度,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
最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項目教學法提倡將有關聯的知識進行整合,在進行項目討論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進行知識聯想,無形中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面有很大的幫助。
二、目前我國高校稅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稅法教學的模式主要是傳統型的,基本以講授為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并且知識的講解缺乏實用性。教師單純講課,學生被動聽課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主流,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課,知識的接受全部依靠教師的講解,而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很多學生缺乏學習稅法的興趣,因此引起的逃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也逐漸而來。
2.“雙師型”教師缺乏
“雙師型”教師是高校教育對教師的一種特殊要求,需要教師在專業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上進行整合,要求教師要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第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文化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并且要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第二要具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夠對學生的實習和訓練進行有效的指導,同時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提升實踐能力。雖然,近年來,我國各個高校都在努力打造一支高質量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但是目前”雙師型“的稅法教師數量仍然不多,滿足不了當前高校發展的需求。
3.教學模式改革的效果不理想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很多高校教師意識到了單純的理論教學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學習,可以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促進效果。但是,因為稅法是一門專業性、科學性、實踐性、技術性和實效性較強的課程,雖然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來書卻是杯水車薪。因此,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三、高校稅法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對策
項目教學的運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在實施項目教學法之前教師要做好合理的規劃和分析,保證所采用的項目教學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項目教學法的意義。具體來說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對策有以下幾點:
1.確定項目任務
一般情況下是由教師提出幾個項目任務, 與學生一起討論,通過討論確定項目實施的目標。在項目教學法中確定項目任務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步驟,決定著項目教學法運用的成功與否。但是,并不是稅法教學中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運用項目教學法,只有滿足下列條件的內容才能采用項目教學法:第一,能夠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在一起。第二,項目過程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并且能夠拓展教學內容。第三,學生能夠進行項目計劃,并且能夠學到知識。第四,能夠明確進行成果展示。另外,在稅法教學中進行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時,要提前準備好會計賬簿、發票、會計憑證以及納稅申報表等等,引導學生進行納稅場景的模擬。
比如,在進行“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申報項目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模擬演練,并以團隊的形式進行財務資料的準備、報表填制以及稅額計算工作。
2.制定項目計劃
項目計劃的制定需要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來進行,一般來說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大組,其中一組學生扮演稅務局辦稅人員,另一組學生扮演納稅人中的財務人員。之后對大組中的學生進行細致劃分,比如稅務局辦稅人員大組可以分為稽查小組和管理小組,納稅人大組可以分為復核小組、材料準備小組以及報表填制小組等等。在分配完之后,要求各個小組成員依據工作職責進行工作任務的開展。另外,如果班級內部學生較多,分為兩個大組不能較好地開展項目, 那么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分為四個大組、六個大組等等,兩兩組合成一個團隊開展任務。
3.實施項目
在項目任務和項目計劃確定好之后, 就要開始項目實施了,在這一個步驟中,學生要做好分工與合作,明確自己的角色,并依據已經確立好的程序開展任務。同時在這一個步驟中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做好引導和管理工作。一般來說,這個步驟中學生都會遇到困難,會產生問題,因此教師要耐心幫助學生解答,引導和鼓勵學生思考,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觀點要給予合理的分析和解釋,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啟發學生聯想更多的知識。同時,學生也要加強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聯系, 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學習更多的知識。
另外,在項目實施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的調換,并重新進行項目任務的演練,這樣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學到相關的知識,能夠體驗到納稅工作的全過程。
4.項目評估
在項目實施完成以后,要對項目進行評估,明確項目開展的情況。一般來說是采用學生互評、自評和教師總評相結合的方法,首先由學生自己對項目實施進行評價,并找出存在的問題,然后由教師對項目實施的整體狀況進行評分,并解答項目進行中遇到的問題。項目評估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給出確切的成績,而且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總結,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認真。企業納稅申報業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在項目實施中或許會有些小組的完成情況不太理性,這時教師一定不能進行刻意批評,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應該就項目的難度進行說明,為學生解釋項目開展中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更成功的實驗,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四、高校稅法教學中項目教學法應用的注意事項
項目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兩者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效稅法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應該注意的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要做好角色轉換工作
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有:確定項目實施計劃、項目要求、項目內容,預想項目開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生對實施項目的承受能力, 并引導學生進行項目的開展,時刻準備幫助學生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咨詢、指導和伙伴,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 甚至轉變為了學生的合作伙伴。因此,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做好項目評價工作,做好角色轉換。
2.要把握好課堂節奏
在項目教學法實施中,學生是處于開放性的學習中的,因此容易導致項目的進度不統一,這時,教師就要合理控制項目開展的進度,把握課堂節奏。教師可以通過將項目分為階段性的方法來進行進度的把握,比如規定一個階段的項目內容所占用的時間為一節課,這樣就能更好地控制項目開展的時間。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多進行重點問題的思考,對于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盡量減少探討時間,或者放在課下思考,保證本節課能夠完成目標。
3.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度
在高效稅法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其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項目開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度,如果學生的參與度低,那么該項目就不能發揮其根本的作用。首先,在項目任務確立階段,教師要和學生溝通,明確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意愿,爭取確立的項目任務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其次,要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項目實施氛圍,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進行項目工作,并保證所確立的項目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最后,要注重對稅法知識的精講多練,鼓勵學生親自動手進行項目操作,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以便達到良好的效果。
五、結束語
在高校稅法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是依據高校稅法教學的現狀而提出的新型教學方法,對高效稅法教學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高效稅法教師要做好項目教學法的規劃,將項目教學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推動高校稅法教學的更好進展。
參考文獻:
[1]曹嚴禮、孫佳燕.項目教學法在高校稅法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 年
[2]趙有坤、孫夢依.項目教學法在高效稅法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淺析[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年
[3]于蘭婷、倉莎莎.論項目教學法的具體運用[J].西南金融.2014 年
[4]孫夢恬、徐嘉憶.項目教學法在高校稅法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5 年
天天論文網(http://www.tskan.cc)專注代寫論文,包括各個專業代寫畢業論文,代寫碩士論文以及代寫代發職稱論文服務,對于代寫教育教學論文有獨到的見解,寫手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強,可以大批量完成教育教學論文代寫任務,代寫論文速度快,質量高,歡迎聯系約稿。為方便客戶免費下載最新論文,本網站更新文章全部為付費從知網下載PDF格式論文,經轉換為文檔后上傳,方便客戶下載,歡迎大家到天天論文網免費下載相關論文。因為本網站對于客戶信息嚴格保密,所以此篇論文并非本網站所代寫論文, 原作者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