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 一) 擴容增量,推進學前教育論文新格局建設
2011 年以來,為了適應城市化和城鎮化建設的需要,通遼市政府不斷加大學前教育論文投入,通過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擴大幼兒教育資源。截止2015 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幼兒園599 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48 所、民辦幼兒園349 所、事業辦幼兒園1 所、企業辦幼兒園1 所; 在園幼兒84, 096 人,其中公辦幼兒園35,360 人、民辦幼兒園48, 118 人、事業辦幼兒園335人、企業辦幼兒園283 人。通遼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1 年39. 2% 提高到2015 年的95. 02%,增長51. 88 個百分點。這一飛躍性發展解決了幼兒園基礎設施老舊和數量不足的窘況,實現了幼兒就近入園[1]。
通遼學前教育論文的突破性發展得益于政府構建學前教育論文新格局的舉措。一是推進城市新區配套幼兒園建設。通遼市政府在新區選址新建幼兒園的同時遷入城區的示范性幼兒園,解決了新城區配套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二是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通遼市政府大力支持公辦幼兒園創辦分園,特別是原有民族幼兒園鼓勵建設漢族幼兒分園和蒙古族幼兒分園。
三是適時調整公辦幼兒園招生規模。通遼市政府每年持續投入專項資金支持公辦幼兒園改善辦園條件和完善設施設備,通過合理利用空間適度增加班級數和擴大招生規模。四是支持民辦幼兒園的發展。通遼市教育局全面落實學前教育論文相關規定,保證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擁有同等地位,并成為公辦學前教育論文資源不足的有效補充。五是重視公辦農村牧區幼兒園的建設。從2010 年至2013 年,通遼市政府用3年時間新建了213 所公辦農村牧區幼兒園,已形成“一蘇木鎮一園,一中心嘎查村一園,大村獨辦、小村聯辦,城鄉并重、同步推進”的學前教育論文格局。
( 二) 投資增效,突出學前教育論文公益性和普惠性
到目前為止,國家對于學前教育論文投入的經費比例在1. 3%左右,各地政府根據地方實際出臺相關政策,在保證資金投入基數的基礎上,加大學前教育論文的經費投入。2011 年- 2013 年期間,通遼市連續三年把推進學前教育論文發展列入全市民生工作,各級各類政府對學前教育論文的財政支出達到1. 7%; 特別加大了少數民族幼兒教育的資金支持力度,從2013 年春季起,通遼市實行蒙語授課學前兒童免費政策,并將蒙語授課學前兒童納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即凡具有本市戶籍、在本市蒙語授課幼兒園( 學前三年) 在籍在園的學前兒童免收管理費和保育費,每生每年可享受1000 元的財政資助。
通遼學前教育論文這一突破性發展得益于政府監管下的財政經費使用體制,實現了學前教育論文款項專款專用,落實了公辦幼兒園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城區財政根據相關文件按時足額核撥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確保財政性學前教育論文經費投入比例逐年增長。
通遼市政府把學前教育論文納入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與新牧區建設的統籌規劃中,加快推進“小幼兒園”建設這一民生工程,凸顯學前教育論文公益性和普惠性的發展之路。
( 三) 提質升級,強化學前教育論文發展成果
提升教育運行質量關鍵在于具備一支學歷達標、結構合理、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至2015 年底,通遼市學前教育論文教職工7201 人,其中專業教師4594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6. 03 %。政府強化以示范園建設為標準的公辦幼兒園發展方向,目前,城區7所公辦幼兒園均評上自治區和市級示范園,打造了公辦幼兒園的“升級版”,實現了示范園在公辦園中的全覆蓋,成為城區學前教育論文的龍頭與核心,引領城區學前教育論文的整體發展。為進一步推進中心城區學前教育論文科學、健康、有序的協同發展,通遼市教育局于2014年7 月啟動“主城區公辦自治區示范園與民辦園結對”工作,充分發揮公辦幼兒園的示范帶頭作用,幫助民辦園進一步規范管理,實現公辦和民辦幼兒園的協同發展,從“結對工作”向“結對提質”轉變。
( 四) 城鄉協調、蒙漢同步,強力推進幼兒園全覆蓋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的程度關系著國家和地區學前教育論文的整體質量與水平,受到二元經濟格局的影響,我國城鄉間學前教育論文的發展程度存在很大差距。通遼市采取“三年學前教育論文行動計劃”加大學前教育論文建設的推進力度,在中心行政村采取“大村獨辦、小村聯辦”方式擴大學前教育論文資源。2011 年,通遼市重點推進蘇木鎮和國有農牧場83 所中心幼兒園建設,規劃總投資3. 3 億元,當年開工,當年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每園設計招生規模180 人,正常運轉后解決15000 余名幼兒的入園問題,解決1800 余名教職工的就業問題。通遼市確定2015 年為“全市學前教育論文規范管理年”,召開啟動會和推進會,采取“一托X”模式,即中心城區的一所區級示范園“托”三所民辦園,引導民辦園朝著正規方向發展; 然后由區級示范園帶動旗縣所在地的公辦幼兒園,旗縣所在地的公辦幼兒園再帶動新建的農村牧區蘇木鎮公辦園,蘇木鎮公辦園再帶動村級園,形成四級聯動,實現城鎮優質幼兒園保育教育管理方法與農村牧區薄弱幼兒園接軌,提升保教質量。
由于蒙古族約占通遼市總人口的1 /2,占全區蒙古族人口的1 /3,是全國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因此,為了實現民族兒童公平地享受教育資源,進而傳承和發展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通遼市政府投資1940萬元將蒙古族幼兒園拆除重建,按照容納600 名幼兒、規模7200 平方米在主城區建成一個以蒙古語授課為主的高標準幼兒園; 在新城區規劃新建一所設計規模540 名幼兒、18 個教學班的民族幼兒園,在農村牧區建設38 所民族語授課幼兒園。上述舉措使得通遼市學前教育論文實現了城鄉協調發展和民漢學前教育論文同步運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范圍達到歷史新高。教育教學論文 代寫論文http://www.tsk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