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一、引言
從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沖突的嚴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并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于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鉆牛角尖,而是善于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心理健康的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對于增強與維護人們的整體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馬加爵等一些列大學生慘劇的發生,是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的一個拷問。介于此大學生開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更是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甚至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此全面有效的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現狀
第一,課程教育目標不明確。在多數的職業院校中,很多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學的目標和認識不足,很多學生在教學的要求和大綱上缺乏一定的認識,對于學生的教學目標不明確。這些也導致了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一直相對較為低下。[1]
第二,課程過程相對簡單化。很多職業院校由于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定的認識,導致了新課標大綱中對于心理健康課程教育的要求和原則的落實相對不足,上課的形式和教學的過程簡單化。[2]
第三,師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習慣機械地套用傳統學科課程教學模式,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過程成為純粹的心理學知識學習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課堂完全由教師掌控,教學時間由教師控制,教學活動由教師發起和推動,學生只是活動的響應者,這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難以發揮其主體性和能動性,更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實踐能力。[3]
三、對于提高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成效的幾點想法
第一,認清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想要全面的提高心理健康課程教育的成效,首先就是要提高師生對于課程教學重要性的認識。[4]只有讓師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落實到具體的學習行為中去。[5]此外,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轉變自身的教學態度和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過程,為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提高提供基本的可能。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6]新課標教育的根本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切實地關注到學生多樣化的發展,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重要內容。
在職業院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科學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師不能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適時地進行一些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們積極地參與。
第三,靈活地開展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過去,人們在對學生開展課程學習后的評價上,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缺乏一定的考核形式和體系,所以教師應該靈活地對學生開展學后評價。在考核和評價的內容上,應該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思維、課堂表現、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卷面成績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按照評分比例進行科學的評價。為了能夠有力地強化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教師應該把學生該門課程的學習成績與獎學金、個人榮譽、班級榮譽等結合在一起,全面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面地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其健康水平是至關重要的。作為職業院校的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立足課程教學的根本,以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作為其教學的根本理念,全面地提高職業院校心理課程教學的成效。
教育教學論文代寫 代寫論文 http://www.tskan.cc
參考文獻:
[1]郝麗萍,呂瀾,朱華燕.建構高校心理健康課程教育體系的幾點思考[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2]段鑫星,趙玲,宋冰.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06).
[3]韋宏.論高職營銷專業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32).
[4]孫訓爽.國際商務教學團隊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研究——探討之一:在教學實效上求突破[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8).
[5]張泳.標準競爭市場中的消費者購買決策研究:不確定性及基于心理模擬的溝通策略[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1).
[6]任革新,方志中,劉玉方.積極心理學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J]. 學子(教育新理念)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