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摘 要
興趣(Interest)是個體主動認識、探究事物或積極參與活動的個性心理傾向,可以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生活品質,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助于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創造性人格的養成,是中小學生生涯規劃的重要參考,影響中小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本研究以安徽合肥、亳州等地中小學校946名學生為調查對象,釆用問卷調查法對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課外活動興趣、休閑活動興趣、職業興趣和個人興趣的自我認知五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結果如下
中小學生學科興趣隨學段升高出現明顯分化,男女生在學科興趣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在學段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農村學生對課外活動感興趣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學生,除體育運動外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在學段上,除鍛煉外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男女生、城市和農村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中小學生職業興趣隨學段升高逐漸多樣化,存在顯著性差異。男女生在職業興趣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影響中小學生興趣的因素主要有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和認識,興趣的作用價值、意義和興趣本身。
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中小學生認為自己每天花在課外活動興趣和休閑活動興趣上的時間少于一小時,且隨學段升高而減少。
根據中小學生興趣的特點,從學科學習興趣、課外活動興趣、休閑活動興趣等五 個方面提出中小學生興趣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教育教學論文;中小學生;興趣;調查;培養
Abstract
Interest is an individual抯 psychological tendency to actively recognize, explore or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5 learning and life quality and is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ir creative personality,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and affects students?choice of future career.946 students in Hefei, Bozhou and other schools in Anhui Province are surveyed. The questionnaire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udents5 interest,including interest in subject learn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leisure activities,vocational interests,and the personal interest of self-awareness . The results:
The students5 interest is obviously differentiated with the rising of study levels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students and female students in subject learning.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students5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students, except for sports.
The students5 interests in leisure activiti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learning segments except for sport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students and female students, and so urban students and rural students.
Their interests in the choice of vocation gradually vary with the increase of learning segmen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ocational interes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5 interests mainly include students5 ow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recognition ?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est, and the interest itself.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spend less than an hour a day o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besides, the propor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learning lev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5 interests, th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their interests a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interest in subjects learning,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interest in leisure activities.
Key words: the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nterest; investigation; cultivation
目 錄
Abstract II
1弓丨W 1
1. 1丨句題提出 1
1.2研究綜述 1
1.2. 1興趣概念的研究 1
1.2. 2興趣類型的研究 2
2. 3興趣作用的研究 3
3. 4中小學生興趣培養的研究 4
1.3研究意義 6
4. 1理論意義 6
3. 2實踐價值 6
2鵬施 7
2. 1研究對象 7
1.2. 2研究工具 7
1.2. 3研究程序 8
3 ■親 9
3.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狀況 9
1.3. 1. 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總體狀況 9
1.3. 1.2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差異狀況 10
3.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狀況 12
3. 2. 1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總體狀況 12
3. 2.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差異狀況 12
3. 3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狀況 14
3. 3. 1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總體狀況 14
3. 3. 2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差異狀況 14
4中小學生職業興趣狀況 19
3. 4. 1中小學生職業興趣總體狀況 19
4. 2中小學生職業興趣差異狀況 19
4討論分析 21
4.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狀況分析 21
1. 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總體狀況分析 21
1.2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差異狀況分析 22
4.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狀況分析 23
4. 2. 1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總體狀況分析 23
4. 2.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差異狀況分析 24
4. 3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狀況分析 25
4. 3. 1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總體狀況分析 25
4. 3. 2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差異狀況分析 27
4. 4中小學生職業興趣狀況分析 28
4. 4. 1中小學生職業興趣總體狀況分析 28
4. 4. 2中小學生職業興趣差異狀況分析 28
5研究結論 29
6中小學生興趣培養的策略 30
6. 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30
6. 1.1教師提高自身素質 30
6. 1.2完善課堂教學 31
6. 1.3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 32
6.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培養策略 34
6. 2. 1因地制宜開展課外活動 34
6. 2. 2創設課外活動實施環境 35
6. 3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培養策略 36
6. 3. 1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36
6. 3. 2指導學生科學安排休閑活動 37
6. 3. 3營造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 38
6. 4中小學生職業興趣培養策略 38
6. 4. 1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 39
6. 4. 2引導學生認識和體驗職業 40
6. 5中小學生興趣培養其他策略 40
6. 5. 1根據學生個性布置作業 40
6. 5. 2發展學生中心興趣 41
6. 5. 3強化家庭學校社會協同作用 42
參考文獻 44
附錄 46
附錄1問卷 46
附錄2訪談提綱 49
S i射 50
1 引言
1.1問題提出
興趣(Interest)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是個體積極主動認識事物、參與活動的重 要動力,是學生形成某種能力、發展某種特長的契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 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2016 年9月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到中國學生要“具有藝術表達和 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善于發現和提 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 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 創新的基礎,是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強大動力,它能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 使人熱情飽滿地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提升個人生活質量,獲得幸福感。因此,為滿 足國家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做起。
廣泛的興趣是學生多方面發展的平臺,使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了生長點。推動人全 面而充分的發展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也是人民對教育的美好向往。 社會生活在不斷變革,人也在不斷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應該是動態變化的。多方面的 興趣是實現終身教育和全面發展的基礎。為實現個體的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的需求, 需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與職業生涯決策和專業探索有關,是自我認識的重 要窗口,能夠為學生的生涯發展指明方向。為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增進自我認識、 完善生涯規劃,需要了解學生興趣的現狀和發展特點,并提出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
現實中,我們較多關注的是中小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而課外活動、休閑活動等 方面興趣是中小學生興趣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此,了解當下中小學生多個方面興趣的 現狀和發展特點,以及尋求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2研究綜述
1興趣概念的研究
目前關于興趣內涵的界定還不夠統一,我國學者主要從三個角度來界定興趣的內 涵:一是認為興趣是一個心理過程。章凱(1996)認為興趣是個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 中努力探求、獲取信息,以促進心理目標產生、演化和發展的心理過程。興趣貫穿于 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m。二是認為興趣是一種情緒,反映的是個體與環境 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孟昭蘭(2005)認為興趣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 是由低等動物的趨避行為逐漸演化和內化而來一種腦的狀態,這種狀態彌散地存在于 腦的廣大區域,并帶有主觀感受的性質W。三是認為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傾向,是推 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是人對認識周圍世界的主動選擇與主動探索傾向,既有認 知也有情緒的特征。朱智賢(1989)將興趣定義為力求認識、探索某種事物的心理傾 向,由獲得這方面的知識在情緒體驗上得到滿足而產生,它與需要相聯系 。姚本先 (2000)認為興趣是個體積極主動認識、探究、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從事某種活動的 個性心理傾向,并指出興趣對個體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燕國材(2006) 認為興趣是個體盡力追求認識某種事物、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并指出興趣的兩 層涵義,一是興趣,指的是主動認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二是愛好,是積極 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林崇德(2013)認為興趣是產生動機的重要主觀原因, 是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特殊認知傾向,具有追 求探索的傾向。
在國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1982)認為興趣是一種基本情感,指出興趣實際 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現的是對象和需要之間的關系,我們之所以對一個對象發生 興趣,是由于它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海蒂(2011)指出興趣既與價值相關又與情感 相聯,是個體內部激活的認知和情感品質。在興趣產生時,個體可能沒有感覺到或者 并不總是意識到自己隨后可能完全被吸引在活動中,這同“心流”體驗不謀而合。
2興趣類型的研究
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的需要多種多樣且因人而異。興趣 也是多種多樣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
根據興趣的指向可以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指對事物或活動本 身的興趣,由事物或活動本身的特點引起,往往沒有具體的目的和明確的目標。例如, 對影視、網絡等的興趣。間接興趣主要指對事物或活動過程所產生結果或意義的興趣, 一般與個人的目標相聯系,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有的學生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但 是認識到體育運動的結果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自己反應的敏捷性等,因而會堅持體育 鍛煉。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如果沒有直接興趣,很難吸引個體 去主動從事或參與某種活動;而沒有間接興趣的支持,沒有目標和目的,過程也很難 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持之以恒,才能發 揮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西方研究興趣的心理學者普遍認可從興趣結構特征的角度將興趣分為個體興趣 和情境興趣這一分類標準。個體興趣是一種穩定的跨時間發展的個性心理傾向,與 個體價值觀、情感和知識經驗等相關。個體興趣的產生或是因為對客體的情感或是因 為客體對主體有重要作用、價值和意義,這種意義主要體現在解決重要問題、提高個 體競爭力、促進個體成長和發展等多個方面。個體興趣是個體本性的一種表露,來自 于個體的內在需要,是個體在沒有其他力量干預的情況下自發形成的,這種興趣或者 與生俱來,或者是個體在自主活動中自發產生,影響個體對活動的參與度。情境興趣 來自于個體之外的各種刺激,通過他人提供的有針對性的或無意的外部刺激而產生, 是在一定環境下由情境激發而產生的即時興趣。可能突然產生或突然消失,是一種很 隨意的興趣。情境興趣與個體興趣之間既存在差異又彼此相關。首先,兩者都會導致 注意力更集中,情境興趣在引發注意力方面有突出作用,個體興趣在維持注意力方面 作用顯著。兩者都與學習高度相關,可以促進認知功能的發展,對個體情感產生影響。 其次,個體興趣作用范圍寬,時間跨度長,情境興趣作用范圍窄,持續時間短。再次, 情境興趣和個體興趣可以彼此影響,相互轉換。情境興趣最終可以發展成個體興趣。 根據情境興趣的特點可以將其作為激發興趣的切入點,在此之上鞏固和加強,最后可 以轉變為持久穩定的個人興趣。
從興趣的對象來看,可以分為個人興趣和社會興趣。個人興趣是個體長時間地朝 向某一事物、活動或者某一知識領域,是對這一活動或者領域而產生的興趣。它能夠 引發正性情緒,它與個體的情感和價值觀相聯系。社會興趣由奧地利心理學家、個體 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提出,指個體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者是對人類本性的 一種態度。他認為社會興趣是人的一種先天的、與他人友好相處、共建美好生活社會 的需要。
3興趣作用的研究
興趣對個體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有大量的文獻論述了興趣在教 育教學中的作用。我國古代圣賢的論述中大多認為興趣對教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積極作 用。在《呂氏春秋》、《學記》和《論語》中有很多重視興趣重要作用的描述,如孔子 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宋代著名理學家和 教育家程顥和程頤認為“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二程遺書》卷二),指出在教 育中如果不能讓受教育者發現其中的樂趣,那么他肯定不樂于學習。
在國外,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要將興趣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認為培養兒童有 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發展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毫無疑問,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W。赫爾巴特認為多方面的、盡可能 均衡的和結合得良好的興趣預示著“智力的真正發展” 。杜威認為養成基本的和持 久的習慣、態度和興趣,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是更為重要的。
興趣在教育中的作用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興趣具有動力作用,有助于提升 個體的學習質量。興趣的內在動力性使人在活動中處于主動地位。興趣作為一種自覺 的動機,可以喚起人們的注意機制,激勵人們探索、認識、掌握知識,它是人們從事 認識活動的啟動器[。興趣對學生的注意分配、推理成績、加工水平、閱讀理解和努 力程度等都會產生積極的正向作用。二是興趣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個體在從事滿足自身需要和感興趣的活動時會帶著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投身其中,享 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這對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的健康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良好興趣是學生實現豐富精神生活和發展健康人格的需要[。阿德勒認為擁有社會興 趣的個體表現出樂于合作、積極奉獻、渴望親密感和歸屬感的特征 。三是興趣有助 于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創造性人格的養成。興趣是創新的催化劑,推動加快科學創新、 知識創新和藝術創新的進程有研究表明,創造性思維與興趣和動機之間顯著相關。 興趣和動機水平較高的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分顯著高于興趣和動機水平較低的學生 。 四是興趣為個體生涯規劃提供重要依據。生涯規劃強調對自我能力、興趣、價值和環 境等的探索。興趣是職業選擇中重要的因素,會影響職業選擇和職業定向[1()]。穩定興 趣的形成是學生選擇終身職業的內驅力[11]。在社會上獲得重要成就,往往依靠個人某 方面的濃厚興趣。興趣往往是個人某種能力的暗示。興趣與能力的協調可以增強職業 生涯適應性。
4中小學生興趣培養的研究
古今中外學者關于中小學生興趣的培養也有大量的論述,梁啟超著的《趣味教育 與教育趣味》是我國最早專門闡述學習興趣和興趣教育的著述。后來胡適以《教育學 生培養興趣》為題做過專門講座,強調新教育要重視興趣,極力追求擴大青少年的興 趣范圍間。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兒童求學的欲望和興趣可以由父母、教師、學校、學科、教學方法和國家權威來激發。他對每一種方式給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方法,如父母在 子女面前稱贊學問和有學問的人;教師盡可能的用生動的語言和慈愛的感情吸引學生; 教學方法要自然;學校應當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有清潔光亮的教室、裝飾優美的 墻面、花園;學科設置要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政府和學校管理者可以用儀式或典禮 來贊揚和表彰優秀的學生。同時他還提出培養兒童興趣應注意教師與教學、教法與學 科、學校和家庭、校內和校外、學校和國家之間的聯系。美國學者狄波拉?斯蒂佩克 和凱茜?西爾通過連續幾年在學校中調查、實驗,總結出一套有效又易于實踐的方法。 描述了自我感覺、自我完善以及與成人的親密關系如何有效地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和 興趣 。有加拿大學者探究了教學方法、家庭背景和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科學技術興趣 的影響,得出了學校在培養學生對科技興趣方面的重要作用。比如讓學生認識科技的 重要性,建立學生中心的教學方法,加強學校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促進與科技相 關的文化活動M。
近年來關于興趣培養的研究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一線教師經驗的總結。 主要關注怎樣培養,大多集中在經驗層面,缺乏理論支撐。二是針對某一學科或活動 興趣的調查研究,提出一些興趣培養的策略。這些對策多針對某一方面興趣,適用范 圍較窄而且缺乏現實依據,對策的適用性還需要進一步接受實踐的檢驗。總體來說以 往對興趣培養的研究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缺少實證與理論相結合的研究,對興趣培養 的重視度不夠,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能認識到興趣的重要作用,但是并沒有把培養興 趣放在教學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興趣在教育教學中僅僅作為一個附屬物,而不是教育 教學的組成部分。中小學生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順應興趣的發展, 系統持續的來開展。一方面應該注重學生內在個人興趣和能力的開發,發展有價值有 意義的興趣,精心維護,耐心扶持,將其發展到較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應該著力于發 現學生的潛在興趣和優勢;同時還要注意轉化不良興趣。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興趣的研究,本文認為中小學生興趣是中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 中主動認識、探究事物或積極參與活動的個性心理傾向,一般包含需要、認知、情緒、 注意和行為。中小學生興趣以需要為基礎,對感興趣的事物會給予優先注意,包含著 認知,并帶有情緒色彩,能促使學生產生行動。中小學生興趣不僅為中小學生的發展 提供動力作用,還有助于中小學生產生進一步探究的需要。根據興趣的形成和發展可 將其分為有趣、樂趣和志趣三個階段。有趣是指對某一事物或活動感到新奇,常常是 被事物的外表吸引。這一階段的興趣較短暫、不穩定、容易消失具有直觀性、盲目性 和彌散性。樂趣是在有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是對自身產生的一種愉悅感受和體驗,較前一階段深入。志趣是興趣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個人價值觀與個人目標和遠大理 想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方向性、自覺性和社會性。
另外,關于中小學生興趣的研究多集中在學科學習這一方面,對于中小學生在課 外活動、休閑活動和職業等方面的興趣研究較少,然而這些是學生健康成長,實現全 面發展,鑄就幸福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中小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大都是將興 趣作為誘發學生學習的“敲門磚”,所以很難讓中小學生的興趣持續發展到更高階段。 對中小學生興趣的特點與現狀缺乏實證分析,有些實證研究缺乏時效性。如北京地區 調查協作組(1982)曾對中學生理想、動機和興趣進行調查。葉仁敏(1983)以中學 生為被試進行課外興趣愛好的調查。張曉鵬(1994)對學生興趣的現狀及其培養進行 的研究。阮昆良(2003)對中學生興趣特點的調查。故此本研究對中小學生多個方面 的興趣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學科學習、課外活動、休閑活動、職業以及 中小學生對個人興趣的自我認知五個方面,對中小學生興趣進行調查分析,了解中小 學生興趣的現狀,分析中小學生興趣的特點,結合國內外學者關于興趣的研究,討論 分析中小學生興趣的影響因素及培養策略。
1.3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中小學時期是個人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本研究試圖從多個方面了解中小學生的 興趣,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興趣進行比較,可以對前人問題的研究進行補充。開展中小 學生興趣的調查研究,可以發現中小學生興趣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性,有助于豐富興趣 理論,為開展興趣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2實踐價值
興趣在中小學生的學習中具有動力和定向作用,對中小學生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對中小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積極影響。通過調查分析發現中小學生興趣的發展特點, 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興趣培養策略,以期增強中小學生興趣教育和指導的針對 性、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些將有助于促進學生潛 能和優勢的充分發揮,進一步發展為特長,不僅是實現學生個人的幸福,同時也是為 社會做貢獻。故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2 研究方法
2.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釆用整群抽樣和網絡調查方式,在安徽合肥、亳 州等地中小學校,共發放800份紙質問卷,300份電子問卷,問卷回收后,對問卷進 行篩查,剔除漏填、亂填的問卷,最終獲取有效問卷946份。問卷有效率為861調 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年級、性別、家庭居住地,其中年級的選擇 情況是小學階段選擇三年級、四年級和五年級,初中階段選擇七年級和八年級,高中 階段選擇高一和高二年級。樣本中各學段、男女生、城市和農村比例適中,通過對他 們的調查、訪談,可以明晰當前中小學生興趣的整體狀況,具體見表2-1。
表2-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項目 | 類別 | 人數 | 比例U) |
學段 | 小學 | 321 | 34 |
初中 | 229 | 24 | |
高中 | 396 | 42 | |
性別 | 男 | 519 | 55 |
女 | 427 | 45 | |
家庭居住地 | 城市 | 482 | 51 |
農村 | 464 | 49 |
2. 2研究工具
興趣調查工具是在借鑒姚本先編制的大學生興趣調查表的基礎上,并結合訪談結 果編制而成。調查問卷從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課外活動、休閑活動、職業和對個人興 趣的自我認知五個方面來設計問題。學科學習方面有7個問題,包括喜歡(多選)和 不喜歡的學科(多選)及原因,喜歡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和教師類型(多選)。課 外活動方面有5個問題,包括感興趣的課外活動類型(多選)及原因,中小學生認為 父母、老師對其興趣的支持態度及每天花在課外活動興趣上的時間。休閑活動方面共 有11個問題,包括感興趣的休閑活動類型(多選)及原因,中小學生認為父母、老 師對其興趣的支持態度和每天花在休閑活動興趣上的時間,課外讀物類型(多選)及 原因,影視節目類型(多選)及原因,網絡活動類型(多選)及原因。職業選擇方面 有4個問題,包括職業類型(多選)及原因,中小學生認為父母、老師對其職業興趣的態度。個人興趣的自我認知方面有8個問題,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記分,非常不同 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表示1,2, 3, 4, 5分。問卷和訪談既有封閉 式問題,也有開放式問題。
2.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釆用問卷調查的方式,2017年9月進行試測,2017年10月至11月 開始正式測試。以班級為單位由教師和經過培訓的測試員將問卷發給被試,集中填寫。 電子問卷是在學校的計算機教室由教師統一指導下完成。將紙質問卷輸入計算機,最 終結果用Excel2010和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3研究結果
3.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狀況
3. 1. 1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總體狀況
對于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的調查主要包括學科興趣、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和教 師類型四個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對不同學科感興趣的比例均在三成以上。其中,中小學 生對音樂感興趣的比例最高(53. Of),其次是美術(46. 9幻,中小學生對語文和英語 感興趣的比例相當,對數學和體育感興趣的比例也較為均等。在中小學生不感興趣的 學科中,音樂(9. 4f)所占的比例最低,英語(24. 8f)所占的比例最高,對其他學 科不感興趣的比例差別不是特別大。具體見圖3-1。
X感興趣II不感興趣
圖3-1中小學生學科興趣總體狀況U)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小學生喜歡思考后與人討論的學習方式和師生互動, 共同討論的教學方式,少數學生喜歡自學指導式(9. 5幻的教學方式。具體見表3-1。 表3-1中小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U)
學習方式 | 比例 | 教學方式 | 比例 |
有人指導 | 12.2 | 自學為主,老師指導 | 9. 5 |
獨立思考 | 18.2 | 老師講,學生聽 | 11.8 |
和他人討論 | 18.8 |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 25. 2 |
思考后與人討論 | 50.8 | 師生互動,共同討論 | 53. 5 |
教師的類型與教師的教學風格關系密切,教學風格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總體來看, 超過七成(76. 7C>的學生喜歡幽默的教師,接近一半(47. 8C>的學生喜歡溫和的教 師。只有少數(7. 0幻學生喜歡嚴肅的教師。具體見圖3-2。
圖3-2中小學生喜歡的教師類型總體狀況U)
3. 1.2中小學生學科學習興趣差異狀況
3. 1.2. 1中小學生學科興趣學段差異
從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小學生對體育(47. 4幻和美術(46. 1S)兩個學科感 興趣的比例均超過四成。初中生和高中生對音樂感興趣的比例均超過六成(初中生 65. 1瓜高中生61.0幻。進一步運用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 數學(/=51.682,步2,/?<0.01)、體育(/=25.853,步2,/?〈0.01)、音樂(/=66.919, 步2,〆0? 01)、美術(/=17. 280, 6/盧2,〆0? 01)和語文(/=11. 686,步2,〆0? 01) 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在英語上差異不顯著(/=2. 605,步2,尸0.272)。三個學段之 間,高中生對數學感興趣的比例最高(56. 5幻,小學生對數學感興趣的比例最低 (29. 6幻。初中生對體育(52. 8幻、音樂(65. 1幻、美術(58. If)和語文(45. 9S) 感興趣的比例均是最高,高中生對體育(33. 7幻和美術(41. 0S)感興趣的比例最低, 小學生對音樂(34. 6S)和語文(31. 8幻感興趣的比例最低。具體見表3-2。
對于不感興趣的學科,小學生在各學科上的比例相當,沒有表現出特別不感興趣 的學科。進一步運用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音樂(/=17. 614, 步2,/?〈0.01)、數學(/=10.096,6/盧2,;7〈0.01)、英語(/=15.811,步2,/?〈0.01) 和美術(/=9. 937,rf盧2,〆0. 01)上存在極顯著差異,三個學段之間,初中生對音 樂不感興趣的比例最低(6. If)。小學生對數學和英語不感興趣的比例均是最低,分 別為14. 6財卩18. 1瓜初中生對美術不感興趣的比例最低(6. If)。在體育(/=1. 585,
步2,尸0.453)和語文(/=2. 663,步2,尸0.264)上差異不顯著。各學段中小學生 對感興趣和不感興趣學科的比例見表3-2。
表3-2中小學生學科興趣學段差異狀況U)
3. 1.2. 2中小學生學科興趣性別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感興趣的學科,中小學生存在性別差異,卡方檢驗結果顯示, 男女生在語文(/=19.866,^/_盧1,/?〈0.01)、數學(;^=26.615,J/M,/X0.01)、英語 (/=27.208,6/盧1,/?〈0.01)、體育(/=76.495,步1,/?<0.01)、音樂(/=25.877, 步l,p〈0.01)和美術(/=19.866,rf盧l,p〈0.01)上均存在極顯著差異。男生對數 學、體育感興趣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對語文、英語、音樂和美術感興趣的比例高于 男生。超過一半的男生對體育(55. 8幻和數學(52. 7幻感興趣,超過六成(62. 1洛) 的女生對音樂感興趣。
對不感興趣的學科,中小學生同樣存在性別差異,卡方檢驗結果顯示,男女生在 語文(/=32.363,6/盧1,少0.01)、數學(/=19.210,6/盧1,;?〈0.01)、英語(/=40.471, JiM,p〈0.01)、體育(/=34.840,步1,/?<0.01)、音樂(/=16.540,J_/M,p〈0.01) 和美術(/=20. 804,步l,p<0. 01)上均存在極顯著差異。男生在語文、英語、音樂 和美術上比例高于女生。男生對英語不感興趣比例最高(33. Of),女生對體育不感興 趣的比例最高(22. 80。
3. 1.2. 3中小學生學科興趣家庭居住地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學科興趣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居住地差異,卡方檢驗結 果顯示,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在音樂(/=23. 580,步l,p〈0. 01)和數學(/=11. 599, 步1,/?<0. 01)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在語文(/=6. 435,6/盧1,尸0.011)上存在顯著 性差異,在英語(/=0.181,步1,尸0.670)、體育(/=0.650,6/盧1,尸0.420)和美 術(/=1. 465,步1,尸0.226)上差異不顯著。對于感興趣的學科,城市學生在英語、 體育和美術上高于農村學生,農村學生在語文、數學、音樂上高于城市學生。城市學 生感興趣比例最高的是美術(48. 8f),農村學感興趣比例最高的是音樂(61.0洛)。
對不感興趣的學科,卡方檢驗結果顯示,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在美術上存在極顯 著差異(/=9. 198, 6//M,p〈0. 01),在音樂上存在顯著差異(/=5. 633,步1,尸0? 018),
在語文(/=0? 794, rf/M,尸0? 373),數學(/=0? 678, 6/盧 1,尸0? 410),英語(/=1. 028, <*^1,尸0.311)和體育(/=0. 087,步1,尸0.768)上差異不顯著。城市學生在語文、 數學和音樂上高于農村學生,不論城市學生還是農村學生不感興趣所占比例最高的學 科都是英語。
3.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狀況
3. 2. 1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總體狀況
總體來看,有接近一半(46. 8C>的中小學生對文藝活動感興趣,中小學生對體 育運動(36. 5幻和科技活動(35. 5幻感興趣的比例相當,中小學生對學科學習感興 趣的比例相對較低(18. If)。具體見圖3-3。
3. 2.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差異狀況
3. 2. 2. 1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學段差異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存在學段差異。進一步運用卡方檢 驗結果發現,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學科學習(/=21. 791,步2,〆0. 01)、文 藝活動(/=122.555,步2,々〈0.01)、科技活動(/=23.580,6/_盧2,々〈0.01)、社交活 動(/=113.970,恭2,々〈0.01)和體育運動(/=13.716,步2,々<0.01)上均存在極 顯著差異。小學生感興趣比例最高的課外活動類型是體育運動(44. 5幻。初中生和高 中生感興趣比例最高的課外活動均是文藝活動,比例分別為47. 6財卩65. 2f,初中生 對學科學習感興趣的比例最低(9. 6f)。中小學生對文藝活動和社交活動感興趣的比例隨學段升高而增長。高中生對課外活動感興趣的比例除體育運動這一項外均是最高。 具體見圖3-4。
3. 2. 2. 2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性別差異
被調查的中小學生群體中,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存在性別差異。卡方檢驗結果 顯示,男女生在體育運動(/=61.390,步1,々〈0.01)、文藝活動(/=57.754,
步l,p<0.01)和科技活動(/=33.922,辦M,p<0.01)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在學科
學習(/=2. 240,游1,尸0? 134)和社交活動上差異不顯著(/=2. 094, 6/盧1,尸0? 148)。
男生對體育運動和科技活動感興趣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對學科學習、文藝活動和社
交活動感興趣的比例高于男生。在體育運動和文藝活動上的比例差別較大,近一半
(47. 6幻的男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有六成(60. 4幻的女生對文藝活動感興趣。
3. 2. 2. 3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家庭居住地差異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存在家庭居住地差異。卡方檢驗結 果顯示,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在文藝活動(/=12. 124,6//M,p<0. 01)和社交活動 (/=8. 556,步l,p〈0. 01)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在學科學習(/=5. 700,步1,尸0? 017) 和科技活動(^=5. 462,019)上存在顯著差異,在體育運動上差異不顯著 (/=1. 408,#1,^0.235)。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感興趣比例最高的課外活動都是 文藝活動,農村學生對課外活動感興趣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學生。
3. 3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狀況
3. 3. 1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總體狀況
總體來看,有超過一半(54. 3f)的中小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接近一半的中小學 生對游玩(48. 5幻和上網(45. 8%)感興趣。中小學生對鍛煉感興趣的比例相對較低, 而其他各項的比例差別不大。
近一半的中小學生對漫畫(48. 9S)和科幻類(47%)讀物感興趣。中小學生對科 技、勵志和文學類讀物感興趣的比例相差不大。
中小學生在影視節目興趣上的差異較大。對影視劇(52. 5幻、動漫(48. 6幻和 綜藝(47. 8幻感興趣的比例較大,均在五成左右。
中小學生在各類網絡活動中感興趣比例最尚的是聽歌看視頻(63. 4%),其次是玩 游戲(44.9%)。具體見表3-3 &
表3-3中小學生各種休閑活動興趣總體狀況(%)
休閑活動~~m ~課外讀物~~影視節目m 網絡活動 w
3. 3. 2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差異狀況
3. 3. 2. 1中小學生休閑活動興趣學段差異狀況
關于休閑活動興趣,小學生和初中生感興趣比例最高的都是閱讀,分別為45. 2% 和56.31高中生感興趣比例最高的是上網(64. 1幻。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小學生、 初中生和高中生在閱讀(/=17. 508,步2,〆0. 01)、看電視(/=38. 980, 盧2,〆0. 01) 和上網方面(/=151. 381,步2,〆0. 01)存在極顯著差異,高中生對閱讀、看電視 和上網感興趣的比例在三個學段中均是最高,小學生均是最低。中小學生對閱讀、看 電視和上網感興趣的比例隨學段升高而增加。在游玩上存在顯著差異(/=8. 923,
6/盧2,尸0.012),三個學段中,初中生對游玩感興趣的比例最高(55. 9幻,小學生對 游玩感興趣的比例最低(43. 0幻。在鍛煉上差異不顯著(/=0. 585,步2,尸0.746)。 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中小學生選擇鍛煉的比例在各學段都不高。說明雖然中小學生 普遍都有鍛煉意識,但是在休閑時間選擇去鍛煉的人并不多。具體見圖3-5。
熱門論文:
代寫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創新【創造性選題、積極溝通、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