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對于眾多的水稻種植戶們而言,他們最為關心的莫過于水稻的產量和收益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如何實現水稻的高產和高收逐漸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難題。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一直在不斷努力,積極探索、尋求水稻高產栽培的技術和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見,對于水稻栽培和管理探討與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1 水稻栽培與管理的探討和分析
1.1 水稻的栽培
一般來說,水稻的栽培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環節:秧田準備、浸種泡芽、插種育秧以及移苗移栽等。
第一,做好秧田準備工作。秧田的準備工作主要就是耕地犁地、放水灌溉、平整田面以及開溝作畦等。
第二,做好水稻栽培前的浸種和催芽工作。在進行水稻稻種的栽培工作之前,還需要對種子進行必要的處理。首先,做好選種工作,與其它的農作物種植一樣,水稻種植的選種很重要。為了保證水稻的高產量,我們通常選擇那些優良的品種,這些品種無論是形態特征,還是特性和凈度等都非常好,沒有受到病蟲的侵害,沒有任何破損的現象,具有較高的純度,發芽率非常高,同時我們還要特別重視水稻稻種的內在因素,如直鏈淀粉、膠稠度、糊化溫度、蛋白質等的含量是否適度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的產量很容易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其次,要對種子進行浸泡處理,主要就是把已經選好的種子放在如盛有清水的水缸中進行浸泡,一般以2~3天的時間為最為適宜;緊接著進行催芽工作,催芽的方法有很多,如溫箱催芽、薄膜催芽以及土坑嘴鴨等,但無論選取哪種催芽方法,都需要注意的是,溫度一定要控制在最為適宜的范圍,溫度過低,無法達到預期的催芽效果,如果溫度過高的話,很容易導致燒芽現象的出現。
第三,做好水稻稻種的播種育秧工作。在對稻種進行了必要的處理之后,就要進行播種育秧工作了。在進行水稻稻種的播種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播種時間的選擇要恰到好處。事實上,合理安排播插期,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氣候條件來確定最佳的播、插期,從而能夠有效保證水稻生長在最為適宜生長的氣候條件下。其次,稻種做到稀密均勻,苗床播種10~12kg/667m2為最為適宜。一般情況下,在播種以后,通常搭棚蓋膜,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溫與保濕,有效防止由低溫引發的爛芽爛秧,減少生產損失。
第四,做好水稻秧苗的移栽工作。旱育秧宜適當早栽,宜栽中偏小苗,以秧齡30天左右,當水稻秧苗長至5~6葉期的時候,移栽為宜,因為旱育秧根系發達,如果秧苗過大,在起苗時很容易造成根系的損傷,而影響水稻后期的生長。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栽前的3~4天,通常需要即按照施尿素1.5~2kg/667m2,以用作送嫁肥。
1.2 水稻的管理
水稻的管理主要包括除草、施肥和灌溉幾個主要環節。
除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疏松土壤、去除雜草,有效促進水稻的生長。除草的方式主要彎腰耘和立耘兩種。如果采用彎腰耘的方法的話,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拔除雜草、浮根的時候,要保證做到稻根周圍泥平、草凈。
眾所周知,水稻的生長離不開水,因此一定要做好灌溉工作。
在水稻生長期間為促進根系更好的生長,有效增強吸收能力,促進水稻的生長更加健壯。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氣、養根活根為中心,增強根系活力為目的。返青期以適當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齊穗期保持淺水灌溉,灌溉條件較好地區其余時期均以保持濕潤為主。
此外,要保證水稻的生長,還必須要做好施肥與防病蟲害工作。一般來說,水稻在其成長的各個階段對肥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在施肥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但是,生育階段施肥的總的時間指標奇偶時是:回青肥早造拋(插)后3~4天施,晚造拋(插)
后2~3天施。分蘗肥早造拋(插)后8~10天施,晚造拋(插)后7~8天施。夠苗肥早造拋(插)后18~20天施,晚造拋(插)后15~18天施。幼穗分化1~2期肥,中、遲熟品種早造拋(插)后36~40天施,晚造拋(插)后33~36天施。幼穗分化4期肥可通過剝葉觀察幼穗長度,當幼穗長度在0.5~1cm長時,即可施幼穗分化4期肥。
關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對于水稻而言,最為常見的病蟲與病害主要是惡苗病、稻瘟病、白葉枯病等,只是在水稻生長的不同階段,病蟲害的類型有所不同。為此,我們就要在苗期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適宜農藥防治苗期病蟲害,防止病蟲害傳入大田,減少大田病蟲害的發生率。
2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要想真正做好水稻的栽培與管理工作并非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為此,我們要從水稻稻種的選擇做起,做好水稻種植前的準備工作、播種工作以及移栽等工作,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根據水稻在其生長期間對水分以及肥料等的實際需求,做好水稻的灌溉與施肥工作,還要同時做好水稻成長期間的病蟲與病害的防治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實現水稻栽培與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才能真正實現水稻的高收和高產,才能真正獲取預期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