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技巧
模板資源
精華論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處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境內海拔1100-4900 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 米以上。甘南分三個自然類型區,南部為岷迭山區,山大溝深,氣候溫和,是全省重要林區之一;東部為丘陵山地,高寒陰濕,農林牧兼營;西北部為廣闊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區。境內草原廣闊,平均氣溫1.7℃。
轄合作市和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瑪曲、碌曲7個縣,面積40201 平方千米,人口約73 萬。其中瑪曲、碌曲、夏河、卓尼、合作五縣(市)為純牧業縣(市),迭部、臨潭、舟曲三縣為半農半牧業縣。有藏、漢、回、土、蒙等24 個民族,其中藏族34 萬,約占總人口的50%。在甘南這篇土地上,有美麗的“冶力關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 級旅游景區“則岔石林”和尕海候鳥保護區等自然景觀;有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的“拉卜楞寺”、“天險臘子口”等人文景觀;有“草原香浪節”、“賽馬會”等民俗風情。
1 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在甘南草原,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情,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鍋莊舞”作為藏族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之一,現在是甘南的各種大型活動和集會必須表演的主要項目之一,也是甘南大、中、小學課間操必做的內容,還是甘南廣大人民群眾業余健身的主要項目,其發展勢頭良好。甘南也經常舉辦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活動,每年的“春節”、“香浪節”、“賽馬會”、“插箭節”、“重陽節”、“社火”等,群眾有廣泛的參與,期間體育表演內容豐富,這樣使得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間體育項目得以發展。甘南也一直組隊參加甘肅省以及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賽事,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各縣市也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如每兩年舉辦一次“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等。尤其舉辦的學生運動會和農民運動會,使得一批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通過競賽得以傳承和發展。
在這片土地上,各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但在傳承發展過程中無疑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不足。比如傳承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靠社會傳承和自然傳承;政府重視不夠,目前沒有制訂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學校沒有在民族體育文化的保護與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全州范圍內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次數較少而且時間不固定。以上這些問題還不同程度制約和影響著這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2 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代表性2.1 鍋莊舞鍋莊舞是藏族三大民間歌舞之一,在全國藏區都有廣泛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極為普及。藏區各地的鍋莊舞在風格上既有差異也有它的共性。下肢顫動、后撤前踏、倒腳輾轉、“一順邊”,節奏由慢到快為共同的基本規律。
鍋莊舞舞姿飄逸,動作大方,注重舞者的情緒表現,自然優美,在舞蹈過程中能體現出藏族人民純樸、奔放的個性。
鍋莊舞動作幅度大,節奏舒緩,變化明顯,具有形體訓練價值和鍛煉身體的價值。藏族鍋莊包含著豐富的藏族文化內涵,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現在除了在甘南的各中小學作為課間操的形式開展,也是廣場舞的主要內容之一,在甘肅其它地區也逐漸得到了普及,幾乎是走到甘肅的每一處地方,都可以看到鍋莊舞的身影,是廣大人民群眾特別喜歡的健身運動項目之一。
2.2 賽馬和賽牦牛賽馬和賽牦牛是境內民間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定居此地的藏族人民因長期過著游牧生活,騎馬為牧民生活所必須的交通工具,因此,在藏族傳統節日、廟會、宗教活動和舉行婚禮等大型集會中,都少不了賽馬活動,一般有賽速度、比耐力和賽技術幾種比賽形式,場面宏大壯觀。牦牛作為境內牧養的主要畜種,既可在田間耕作,又能供人們作為交通工具乘騎,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稱。賽牦牛往往與賽馬相見舉行,是深受藏族群眾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在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甘南州的代表隊在賽馬項目上多次取得優異的成績。
2.3 大象拔河是藏族群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項受群眾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俗稱“扯跑牛”。這一活動一般在長約15 五米,寬約4 米的平地上進行。場地中央畫一中線,中心線左右各畫一條界河線,左右等距。用一條長約10 米,直徑3-4 厘米的拉繩,兩端各有直徑約1.5 米的套環,套環用布或毛巾纏包,在繩中間系一標志帶。比賽前,參賽者背向而立,各將繩的套環套在脖項上,繩從頸下過腹穿檔,兩手兩腳著地,形若大象立地。裁判人員將繩中的標志帶,使之垂直于中心線正中部位后發令,雙方各自用頸部的力量,手爬腳蹬的力量,向前方拉去,誰先將繩的標志帶拉過本方的界河線,誰就得勝。相持不下達預定時間(如3秒、5 秒等)時,則判為平局。一般三局兩勝決定勝負。大象拔河一般由兩人對抗,也有每方有2 人、3 人參賽的。大象拔河是甘肅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傳統比賽項目,甘南代表團在各個級別的比賽中多次取得金牌。
3 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容和傳承3.1 內容甘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來源于生產勞動,貼近人們的生活,所以其具有相對豐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內涵。通過研究整理統計,大致有以下九類:“一是舞蹈類,主要有鍋莊舞、弦子舞、則柔、拉卜楞民間舞蹈;二是競賽類,代表性的主要有大象拔河、北嘎、賽馬和射箭等;三是技巧類,主要有太毛、卡歌交、帕合代、吉韌、香則合、浪交、特巴爾等;四是奔跑類,主要有打崗、西合攀、恰嘎哇代巴、江克勒格、吾某桑木等;五是力量類,主要有舉麻袋、高頭、桑巴勒合再、朵瑞可日等;六是跳躍類,主要有特合當、莫高木、剛得等;七是棋牌類,主要有藏棋、達何賽樓乎賽等”。
3.2 傳承方式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目前還主要靠社會傳承和自然傳承,方式相對單一,在節日或聚會期間,有特定的氛圍的時候,激勵人們加入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活動當中來。大部分時間依托各類民族及民俗節日來顯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風采。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五前后在甘南舉行的“香浪節”也稱“香巴拉旅游文化節”上,開展賽馬表演以及村與村、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賽馬、賽牦牛、拔河等娛樂游戲比賽,場面非常壯觀;每年的春節、六月會、四月佛月節、五月端午節、十月燃燈節,在節日期間民族傳統體育的表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次次重復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斷地讓群眾參加、在活動中學習并接受,使得本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再就是參加或舉辦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通過競賽活動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4 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啟示4.1 地方政府要重視本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地方政府應該重視這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改變目前主要靠社會傳承和自然傳承這種被動的局面,要著手制訂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特別是藏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規定以及相關文件。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保護的管理體制建設工作,完善規章制度。要有計劃開展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研究項目設置,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全國每四年舉辦一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甘肅省也是四年一次,但甘南藏族自治州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并未堅持舉辦全州性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這不利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4.2 學校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4.2.1 地方高校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地處甘南州合作市,是甘南唯一一所高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民族師范本科院校。學院體育系成立于1995 年,經過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近形成一支科研水平高、年齡、職稱和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體育設施逐漸完善,教學條件能夠滿足本科教學和體育科學研究的需要。作為地方高校,理應為本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主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好科研團隊,搜集、研究、整理本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研究部分有地方特色的項目作為校本課程資源進入學校體育課教學;二是組織教師在社區進行依靠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健身指導,并研究健身效果;三是著力研究本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4.2.2 中小學中小學體育應是甘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基礎和重點發展對象。發展體育要從孩子抓起,體育文化傳承更不例外,充分依托學校教育這個平臺,開足各種顯現族特色課外體育活動,各學校要加大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力度,利用有利資源,開設不同特色的體育課程;學校運動會要有意識的設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內容,刺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的發展,將甘南少數民族尤其藏族傳統體育文化通過學校這個資源發揚光大。
4.3 以競賽促發展我們不但要以大賽為契機,積極準備參加全省以及全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也要在本州內有計劃地開展固定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研究項目設置,固定比賽時間,把競賽作為一種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與發展的長效機制。
4.4 增強民族自豪感組織甘南藏族自治州各族人民積極參加各類民族性體育活動,積極組隊參加省乃至全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利用各類民族體育節目演出等機會,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展現民族體育文化特色。截止目前,在甘肅省前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每一屆甘南州的鍋莊舞作為表演項目被邀請演出,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甘南州組隊參加了所有的比賽,在大象拔河、民族式摔跤等優勢項目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藏族人民性格開朗,熱愛體育運動,除熱衷于自己本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之外,藏族孩子從小愛踢足球、打籃球等對抗激烈的項目,積極參加現代競技體育運動,具有很高的運動天賦,在全省各種類型的運動會上,足球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們要以民族舞蹈為突破口,以民族體育文化為切入點學習現代文明,以美麗的草原風景風情為媒介,推出一批高品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借助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提高藏族以及其它少數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5 結束語甘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甘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現狀、代表性項目的研究,有助于本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
我們認為,通過地方各級政府是重視,依靠學校體育工作加大研究和傳播的力度,再通過社會和家庭等方面全方位的重視,甘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必將能夠健康和諧發展,適應時代,展望未來,使民族傳統體育能為人類健康服務,為增進甘南民族團結,樹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生文.藏族傳統體育[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12.
[2]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甘南州志[M].(上、下).甘肅民族出版社,1999,12.
[3]尕藏才旦編著.甘南風物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臨潭縣志編纂委員會.臨潭縣志[M]. 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06.
[5]李燕來.對西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法的研究[J].改革與發展,2013(3).
[6]趙文,胡小明.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00(3).